近期,全球市場情勢發生正面變化。一方面,隨著中東地緣政治局勢趨於緩和,尤其是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緊張關係逐步降溫,市場避險情緒顯著下降;另一方面,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談判進入關鍵節點,已經釋放出可能達成新貿易協議的樂觀信號。多重不確定性因素緩解,使得全球投資人的風險偏好明顯回升,資本市場普遍回暖,尤其是美股持續走強,創下歷史新高。
在利多因素推動下,美國主要股指本週表現強勁。 6月30日(週一),標普500指數上漲31.88點,漲幅0.52%,收報6204.95點,創下歷史新高。從季度表現來看,標普指數在第二季累計上漲10.57%,上半年整體上漲5.50%。道瓊工業指數同樣表現出色,當日上漲275.50點,漲幅0.63%,收在44094.77點,6月累計漲幅達4.32%。那斯達克指數上漲96.28點,漲幅0.48%,收在20369.73點,6月累計上漲6.57%,第二季更是飆漲17.75%。
這波強勢上漲背後,除地緣政治緩和外,一個重要推動力是市場對聯準會即將降息的預期持續升溫。投資人普遍認為,美國通膨可望進一步回落,聯準會最快可能在9月開始降息,甚至有7月提前行動的可能性。
在全球貿易領域,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宣布的「90天關稅暫停期」即將於7月9日到期。這項決定原意在於為美方與多個國家進行貿易談判創造空間。如今,隨著最後期限臨近,全球市場密切關注美國是否將延長此期限,以及能否在此之前宣布新的貿易協定。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本週一表示,他預計在截止日期前簽署一系列貿易協議,但也強調如果談判無果,將對未達成協議的國家加徵高額關稅。他指出,是否延期將由川普總統決定,目前尚無確切表態。貝森特還警告稱,如果某些國家被認為在談判中故意拖延,可能將面臨「全面關稅上調」的懲罰。
部分國家已做出妥協,以爭取更多談判空間。例如,加拿大宣布取消徵收數位服務稅,以緩解與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韓國則尋求將關稅暫停期限進一步延長,因為預計在7月9日前無法完成所有談判。韓國高級貿易官員表示,韓方希望能獲得更多時間,以避免受到額外關稅的衝擊。
不過,川普本人在接受電視訪問時態度強硬,明確表示無意延長關稅暫停期。他強調,美國對各國應採取對等關稅政策,如果相關國家無法在規定期限前達成協議,將立即恢復加徵關稅。斯巴達資本證券(Spartan Capital Securities)首席市場經濟學家卡迪洛(Peter Cardillo)表示:"人們希望最終能與美國貿易夥伴達成某種一致,這將防止通貨膨脹失控。因此,你有良好的盈利前景,美聯儲可能會在9月份降息,這導致了大量的購買勢頭。"
除了貿易局勢外,貨幣政策走向也是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 6月24日和25日,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先後在美國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作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當被問及7月是否可能降息時,鮑威爾表示:“多種路徑皆有可能”,並強調需要更多經濟數據,尤其是關於關稅如何影響通膨的證據,才能做出明確判斷。他指出,由於高關稅預期可能推升通膨,聯準會目前選擇按兵不動,暫不降息。但如果未來數據顯示通膨持續回落、就業市場開始惡化,不排除會提早降息。他也提到,部分關稅的滯後影響預計將在6月至7月的經濟數據中逐步顯現。
同時,聯準會內部的其他官員也陸續發表看法。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主席博斯蒂克在本週一表示,預計聯準會將在2025年內至少降息一次,2026年可能會繼續降息三次。不過他也強調,目前並無迫切需要立即採取行動,因為美國勞動市場依然強勁,尚未顯示出明顯的放緩跡象。
博斯蒂克特別指出,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未來物價走勢可能產生深遠影響。儘管部分企業透過提前採購等手段暫時對沖成本壓力,但這種策略並不可持續。一旦成本全面顯現,企業勢必會將物價上漲轉嫁給消費者,而經歷疫情期間高通膨的消費者,對再次漲價的容忍度已大為降低。這種情況可能對通膨形成新的上行風險。
根據芝商所(CME)聯準會觀察工具,目前市場對7月降息的預期機率為21.2%,但對9月降息的預期顯著上升,已達75.1%。
整體來看,全球市場正處於關鍵轉折期。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談判進展、關稅政策的最終落地,以及聯準會的政策走向,將共同影響下半年市場的節奏與方向。儘管市場風險偏好正在回升,但政策不確定性仍可能帶來波動,投資人需保持警惕,並密切關注即將公佈的宏觀數據和政策訊號。
歡迎與我們分享您在業務上的挑戰: https://go.factset.com/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