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財經 APP 訊- 週三(9 月 17 日) 現貨黃金價格一度飆升至每盎司 3,707.35 美元的歷史新高,創下投資人矚目的里程碑。然而,金價在獲利回吐的壓力下大幅回落,週三收盤下跌 0.81%,週四(9 月 18 日)金價延續回調走勢,盤中最低觸及 3627.88 美元/盎司,收報 3644.27 美元/盎司,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鴿派不及預期, 美國收報 3644.27 美元/盎司,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大額不及預期,美國還算累錢價值,預期,美元 88 市場參與者正密切權衡聯準會的「風險管理式降息」是否會打開寬鬆大門,還是通膨頑固將拖累黃金的短期動能。儘管如此,分析師普遍認為,此次回檔僅屬技術性修正,黃金的長期看漲趨勢依然穩固,今年以來已累積上漲近 39%,目標直指 4,000 美元大關。週五(9 月 19 日)亞市早盤, 現貨黃金窄幅震盪,目前交投於 3,640.90 美元/盎司附近。
聯準會的最新動作無疑是金價波動的最直接導火線。週三,聯準會自2022年12月以來首次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4.75%-5.00%,並在聲明中為進一步寬鬆政策留下了空間。這本應是黃金的利多訊號,因為低利率環境往往放大黃金的吸引力,讓持有無息資產的成本降低。然而,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表態卻出人意料地將此次降息定性為“風險管理措施”,旨在應對勞動力市場疲軟的風險,但同時強調美聯儲“並不急於開始寬鬆”,並對頑固通脹發出警告。這種模糊的立場,讓市場原本對未來數月激進降息的預期瞬間冷卻。鮑威爾的言論如同一記悶棍,引發了市場的即時反應。週三金價雖短暫觸及歷史高點,但隨即回落;週四,獲利回吐進一步放大跌幅。Zaner Metals 副總裁兼高級金屬策略師 Peter Grant 在接受採訪時直言:「鮑威爾關於降息是風險管理措施的言論引起了一些混亂,這種不確定性促使市場出現獲利回吐。」他進一步指出,儘管短期波動劇烈,但黃金的長期看漲趨勢未變,每次創下新高都增強了其衝擊 4000 美元目標的可信度。 Grant 的觀點並非空穴來風,今年黃金在不確定時期的表現已然證明其韌性:地緣政治風險、聯準會升息週期的尾聲,以及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都為金價築牢了支撐。更值得注意的是,聯準會的指引導致市場對未來路徑的分歧加劇。高盛分析師認為,此次降息將是多次行動的開端,暗示年底前可能累計降息近50個基點;反觀澳新銀行,則將鮑威爾的言論形容為“完全不算鴿派”,預示寬鬆節奏將放緩。這種解讀分歧,直接放大金價的波動性,讓多頭在高位猶豫不決,空頭趁機回補。
與金價回落同步,美國債市的上行壓力進一步強化了這個趨勢。週四,美國公債殖利率集體攀升,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3.2個基點至4.108%,創下9月初以來首次連漲,並實現一個月來最大雙日漲幅;30年期收益率則上漲5個基點至4.724%。這項反彈並非偶然,而是源自於一份超出預期的勞動市場指標: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減少3.3萬人,經季節性調整後僅為23.1萬人,遠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24萬人,扭轉了前一周的急升態勢。這份數據如同一劑強心針,提振了投資人對經濟韌性的信心。另一份報告顯示,9月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製造業指數回升至23.2,遠高於預期的2.5和前值-0.3,儘管價格指標有所回落,但整體工廠產出回暖的訊號已足夠強勁。法國興業銀行美國利率策略主管 Subadra Rajappa 分析:「兩年期公債殖利率非常有效率地消化了相當激進的政策路徑,例如在明年底前降息六次;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處於 4%的區間下端。在這種環境下,經濟和數據都有點意外上行,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預期將從低位反彈。」她的話道反彈。」她的話道出了債市的邏輯:聯準會降息預期雖已基本消化——市場認為 10 月會議上至少降息 25 個基點的可能性高達 94.1%——但強勁的就業數據讓收益率曲線陡峭化,兩年/10 年期收益率差擴大至正 53.4 個基點,這直接抬高了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此外,通膨預期指標也顯示出微妙變化。五年期美國通膨保值公債(TIPS)損益平衡殖利率報 2.46%,10 年期則為 2.383%,顯示市場預期未來十年平均年通膨率約為 2.4%。儘管低於聯準會 2%的目標,但這份數據暗示通膨壓力並未消退,聯準會的謹慎姿態由此得到印證。債市的上行,不僅擠壓了黃金的避險溢價,還透過殖利率連動放大金價的下行壓力。
黃金價格以美元計價,其命運往往與美元指數休戚相關。週四, 美元指數延續週三的反彈走勢,再漲 0.4%至 97.347,一天前聯準會決議公佈後, 美元指數一度跌至 96.22 的 2022 年 2 月以來新低,但鮑威爾的非鴿派表態迅速扭轉頹勢。加拿大豐業銀行外匯策略師 Eric Theoret 指出:「鮑威爾的表態未能達到市場原本預期的明確鴿派立場,週四的樂觀經濟數據結合周初美元遭遇的沉重拋壓,足以推動美元反彈。」他補充道,市場天平原本完全傾向一邊,需要極大動能才能讓美元從當前水平進一步下行。美元的回升,使得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對其他貨幣持有者來說更加昂貴,週四美元指數整體上揚 0.4%,直接貢獻了金價 0.4%的跌幅。投資人正密切關注日本央行的決定,如果日銀意外轉向鷹派,將進一步推升美元,間接利空金價。但從長遠看,美元的強勢反彈可能只是暫時的,美債殖利率的 4%區間下端和聯準會的寬鬆大門,仍為美元提供下行空間。
在金價波動背後的另一層邏輯,是全球黃金供需的結構性變化。最新數據顯示,8月瑞士對中國的黃金出口比7月猛增254%,飆升幅度超出市場預期,凸顯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的強勁需求。瑞士作為全球黃金精煉和貿易中心,其出口數據往往預示著下游市場的真實渴望:中國投資者在聯準會不確定性和地緣風險升溫的背景下,加大了對黃金的配置。這項數據不僅印證了黃金的避險屬性,也揭示了供需失衡的深層趨勢。全球央行今年持續增持黃金儲備,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新興市場尤其積極,而礦產供應端的瓶頸——包括南非和澳洲的勞工罷工與環保限制——進一步推升了價格底線。結合聯準會的低利率環境,黃金的年漲幅已達 39%,遠超過其他大宗商品 。 Peter Grant 的判斷在此得到佐證:回檔不過是技術性修正,長期多頭格局難以逆轉。黃金市場的多頭力量並非空談。世界企業研究會議(世企研)領先指標雖在8月下降0.5%,將「更高的關稅」列為經濟放緩的原因,但貿易政策的阻力反而強化了黃金的多元化吸引力。在聯準會政策路徑漸趨明朗前,黃金的波動或將持續,但需求端的強勁支撐,確保了其從修正中快速反彈的潛力。
綜上所述,金價的「過山車」之旅雖源於美聯儲鴿派預期的落空、債匯聯動的上行壓力以及獲利回吐的短期情緒,但這些因素難以動搖黃金的結構性牛市基礎。從歷史新高後的技術修正,到瑞士出口數據的供需訊號,再到全球央行的持續買入,黃金後市仍有機會邁向4,000美元目標。投資人應視此回檔為佈局良機,在不確定性中把握長期機遇,短線而言,需要提防金價進一步試探3600-3610區域支撐的可能性。
( 現貨黃金日線圖,來源:易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