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专栏》全球宽松周期或已见顶,市场迎来无氧新常态

路透社2025年11月7日 03:58

- 全球降息周期可能已触顶。现在的问题是,眼下高涨的市场何时会开始感受到压力,甚至是否会感受到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数据,过去两年全球的降息次数已超过了2007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尽管这是指降息的次数而非宽松的幅度,但仍反映出2022-2023年期间为对抗通胀而进行的历史性升息行动的规模。

但这一轮周期似乎已经转向。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宽松脚步已经停止。各国央行,尤其是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预计仍将进一步降息。真正的变化在于,未来累计降息次数将减少。

表面上看,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束应意味着未来金融环境将不再那么宽松。

但或许出人意料的是,历史显示情况未必如此。过去三次主要的全球宽松周期见顶后,企业盈利周期往往扩大,股市也出现稳健涨势。

我们会再次看到这种情况吗?也许吧,但考虑到当今许多市场的泡沫估值,这一次不见得必然如此。

图:全球央行利率追踪指标

更少集中,更多轮动

法国兴业银行的分析师表示,宽松周期见顶可能是华尔街的一个看涨信号,他们认为这是盈利增长将扩大并加速的迹象。

法兴的美国股票策略主管Manish Kabra说,周期见顶是一个“强烈讯号”,意味着应将投资分散至市场其他领域,例如小型股与杠杆程度较低的股票。他指出,当投资人开始预期升息周期启动时,通常才会见到股票曝险部位削减。

当然,现在与过去几次情况之间存在一个重大差异,那就是今日的股价与估值。华尔街在2009年9月与2020年8月才刚从历史性崩盘中开始复苏,而如今股市则处于历史高位。

这或许意味着,当前应采取更具防御性的风险策略

图:过去两年来的全球降息潮

一切端视流动性

今年,除了石油、美元和一些长期债券外,几乎所有主要资产类别都在上涨。即便是备受冷落的美国公债也出现反弹。

但从全球来看,这波涨势背后的推动因素各不相同。股市方面,人工智能热潮为华尔街注入强劲动能,对国防支出激增的押注推升了欧洲股市,而财政可能大幅放松的前景则提振了日本与中国的股价。

不过,渣打银行认为,让所有这些船只扬帆起航的统一力量是流动性。而且是大量的流动性。

该行全球研究主管兼首席策略师Eric Robertsen表示,自4月低点以来的全面反弹,涵盖股票、债券、商品与加密货币,可视为一场“金融条件交易”(financial conditions trade)。否则,在经济和地缘政治极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几乎所有资产类别怎么能一起上涨呢?

当然,“流动性”并不单单是货币政策的产物。银行准备金、民间部门信贷的可得性与需求,以及整体风险偏好,都是构成“流动性”这一模糊概念的关键因素。

但如果利率的变动可视为流动性的粗略指标,或着至少是一种方向性讯号,那么我们正处于一个转折点。

Robertsen认为,过去12个月超过150次降息所释出的“充沛”流动性,已足以抵消投资人对经济增长的疑虑。若流动性水龙头开始关闭,即便只是逐步收紧,投资人的风险胃纳可能将面临考验。

“市场能否在这样高的纬度上,不靠额外氧气继续运作?”Robertsen问道。

我们或许即将得知答案。(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不应视为财务或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