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专栏》市场期待"特习会"达成贸易协议,但小心又是空欢喜一场

路透社2025年10月28日 03:13

-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会晤之前,两国似已敲定一项贸易协议框架,暂时解除了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关系骤然崩溃的风险。全球市场对此消息反应积极,但这更像是某种“似曾相识”,而非真正的转折点。

还记得这段话吗?

“我们与中国的协议已达成,只待我与习近平主席最终批准,”特朗普6月11日在“真相社交”上写道,并补充称:“关系非常好!”

然而事实证明,协议并未达成,关系也不怎么好。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控,美国则威胁对来自中国的输美商品征收100%的关税。美国财长贝森特还公开批评中国首席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情绪失控”。

不过,上周末在马来西亚举行会谈后,两人似乎暂时搁置了分歧,同意达成一项初步协议的框架,包括中国将推迟扩大稀土出口许可制度,美国则将大幅降低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

白宫方面传出乐观信号,而中方态度更为谨慎。

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消息?

图:美中贸易规模大幅收缩

危险的新篇章

一方面,任何能避免美中贸易关系崩溃的协议都可视为利好。自4月“解放日”市场剧烈动荡以来的种种迹象表明,只要最坏的情况得以避免,全球经济仍有望维持缓慢复苏,市场则可能在政策刺激、人工智能(AI)乐观情绪以及企业获利稳健的支撑下持续上涨。

悲观者认为,这种观点过于自满。无论特朗普和习近平最终达成什么“体面”的协议,都不过是将问题推迟而已。

TS Lombard的Grace Fan上周五警告说,无论此次会晤结果如何,“地缘政治与全球贸易已进入一个危险的新篇章”。双方的赌注都很高,都不愿被视为让步者,且都认为自己握有王牌。

图:稀土元素市场预测

稀土问题颇为棘手。中国开采了全球约60%的稀土资源,并生产了约90%的稀土磁体。表面上看,稀土市场规模仅为120亿美元(IMARC数据),远低于去年美中双边贸易额的6,700亿美元。

但稀土元素与全球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息息相关,使得这个看似微小的市场成为美中关系中的关键一环。

因此,若协议内容包括中国暂时放宽出口管控,认为问题就此解决将过于天真。

相反,双方更可能借此“协议”改善自身弱点,以确保在紧张局势再次爆发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无论是中国进一步实现出口市场的多样化,还是美国实现关键矿产来源的多元化。

图:特朗普执政时期,中美双边关税水平大幅上升

本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年会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中国动用稀土作为对美施压工具,标志着地缘政治博弈进入更危险阶段。

标普全球副董事长Daniel Yergin在讨论中表示,美中之间的信任“已不复存在”。高盛总裁沃尔德伦(John Waldron)则指出,两国之间正在发生“更具里程碑意义”的变化。(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不应视为财务或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