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华盛顿8月27日 - 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最持久的政治遗产是,让共和党人任命的大法官成为最高法院的多数派。在当前的第二个任期中,特朗普也打算在美联储如法炮制。不过,与美国最高法院数十年来形成的党派两极分化状态不同,美联储仍然依赖共识和数据表现。这不仅归因于美联储的架构,也归因于在其中任职的人员,包括特朗普亲自任命的成员。除非他们服从命令,否则白宫将面临一场激烈的控制权争夺战。
本周解雇理事库克的尝试是特朗普在美联储推行二元理论的必要第一步,即他任命的官员将依照他的意愿制定政策,而前总统拜登任命的官员则不会。这一理论存在一些逻辑漏洞,主要体现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人就是由特朗普挑选的,但却因为没有迅速降息而成为特朗普恼火的对象。
图:特朗普希望取得美联储理事会的多数优势
同样,虽然共和党提名的理事沃勒和副主席鲍曼现在赞成降息,但他们只是在最近几个月才开始持不同意见。他们在2022年通胀率飙升至9.1%时赞同快速收紧货币政策的广泛共识,美联储在随后几年一直保持利率稳定,直到物价压力回落才逐步放松政策。
特朗普本人反对美联储在2024年9月转为降息,指责此举是在玩弄政治,并为时任副总统的哈里斯竞选总统提供帮助。而且,沃勒拥有长期担任制度派官员的履历:他曾在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主管研究部门长达十年之久,这可不是有利于为党派发声的典型工作。据彭博报导,沃勒有可能在鲍威尔卸任后接任美联储主席。
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团队现在似乎很注重忠诚度问题。最近,白宫经济顾问米兰(Stephen Miran)被选中填补美联储理事会的一个空缺,他的观点与主流大相径庭,认为美联储应服从行政部门及其财政优先事项。不过,即使他就职,要想在政策决定中获得多数派优势,不仅取决于理事会,还取决于轮流拥有投票权的地区联储银行总裁的投票情况。虽然彭博曾报导称,政府正在酝酿一场复杂的施压运动,以影响这些人事任命,但他们错综复杂的遴选过程要经过层层审核,不仅受到华盛顿的影响,也受到金融业的影响。简言之,很多人自愿或被迫配合行动。在一场持久战中,政府或许仍能获胜。但要想迅速夺取控制权,就要让美联储先内斗起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