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冲击波仍在持续。
近日,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团队原定于8月25日至29日访问新德里的计划已被取消,双边贸易协议新一轮谈判可能将延期举行。
这意味着美印双边贸易协议再度陷入不确定性,印度原本期待能在美国50%关税生效前通过谈判获得缓解的希望也随之破灭,美印贸易关系进一步恶化。
关税博弈升级
美国宣布对印度商品征收总计高达50%的关税,这一数字远超美对其他多数国家的关税税率,此前,美国还公开介入克什米尔问题,并两次高规格接待印度“宿敌”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种种信号标志着美印关系已出现严重裂痕。
分析人士称,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印度的地位在特朗普的价值体系中已被重估。从经济层面看,印度在美印经济博弈中筹码匮乏,在特朗普“交易艺术”极限施压下,印度“无牌可打”。印度高层曾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与经济安全,这一番“硬刚”的态度更是触碰了特朗普总统的逆鳞。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印度税改爆出利好传言,即将实施的商品及服务税改革措施可能将税收类别从四挡减少至两挡,此举将惠及众多领域,包括消费者和小型企业。
全球金融服务公司Emkay的经济学家Madhavi Arora表示,简化商品及服务税结构是一项有益的改革举措,有助于促进国内消费,尤其是在印度的税收负担不断加重的情况下。
关税协议成“一纸空文”?
除印度之外,美国和其他多国的关税协议也不消停。
今年5月,英国首相斯塔默宣布,他与特朗普达成的贸易协议包括将美国对英国钢铁征收的关税降至零。然而,时间来到8月份,英国钢铁行业组织(UK Steel)贸易和经济政策主管布伦南仍在等待这项减免成为现实,英国钢铁行业备受煎熬。
与此同时,日、韩和欧盟这三大经济体在过去一个月里都作出了类似声明:在同美国的谈判中,美方在汽车出口方面给予了他们不同程度的豁免。然而上述关税豁免落地情况“扑朔迷离”。
譬如,日美在7月下旬达成协议,将全面关税和汽车关税降至15%。然而,迄今为止,汽车关税仍保持在25%。日本正在等待美方下达行政令,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近日表示,希望美国尽快签署行政令。
值得一提的是,日美双方关于日本政府就“对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的具体细则存在严重分歧。特朗普认为,日本对美国5500亿美元的投资“就是我们的钱”,美国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而这与日本政府的说法大相径庭。两国之间的贸易协议似乎并未兑现,各种争议甚嚣尘上。
无独有偶,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近日也在敦促尽快实施之前达成的贸易协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坦言,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协议尚未给德国汽车工业带来任何明朗改善,由此产生的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而且还在持续上升。
前欧盟委员会贸易专员马尔姆斯特伦警告称,欧美协议中有很多内容含糊不清,其他协议也是如此。后续可能会看到永无止境的谈判和大量的阻挠。如果情况毫无进展,欧盟委员会将面临巨大的报复或采取行动的压力。
有专家表示,英美、欧美以及此后的日美之间达成的协议都属于政治性协议,因谈判时间仓促而先形成框架,文本或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具体条款和内容都未确定,未来不确定性或长期存在。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常常声称某些关税条款已经达成一致,但实际情况并没有他讲的那么明确或确定。部分国家之间的谈判,甚至出现“各说各话”的荒谬情形,所谓的贸易协议或成为“一纸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