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财讯 | 中信建投发研报指,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持续迭代,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节奏逐渐清晰、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技术路线逐步聚焦和应用场景逐渐扩展。产业化层面,2025-2026年国内中试线密集落地,启动全固态装车验证,2027年全固态电池将实现小批量装车,2028-2029年有望先在低空经济、机器人等高价值量领域率先放量,2030年进入中高端动力领域规模化应用阶段。市场规模层面,随着2027年工信部固态电池项目结题,国内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进入快速放量阶段,从2024年固态和半固态约7GWh到2030年有望超过65GWh。技术路线层面,氧化物路线在半固态阶段占优,硫化物路线在全固态阶段被更多厂商选择,聚合物、卤化物路线作为有效补充。应用场景方面,固态电池正从"车用为主"到"全场景渗透",除新能源汽车、储能外,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对于固态电池发展初期较高的价格接受度高,有望在该类场景率先落地应用。
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随着电池厂和整车企业中试线逐步跑通,产业链各环节降本持续推进,有望带动下游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整个固态电池产业链上游设备环节必将最先受益。从设备投资角度来看,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与传统液态锂电池生产工艺的核心差异是驱动设备价值量重构的关键,这主要体现在整个工艺流程的前段和中段。全固态电池从电极制备和电解质制备都更适配干法技术,因此前段环节增加了干法混合、干法涂布等工序,价值量占比有较大提高;中段固态电池采用“叠片+极片胶框印刷+等静压”技术路线替代传统卷绕工艺,并删减了注液工序,价值量占比也有小幅提升;后段因化成环节高压化改造、设备对工艺环境要求提升,单机价值量也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