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北京/华盛顿/纽约10月23日 - 一个月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还盛赞与中国的会谈取得“进展”,如今两国却正竭力挽救原定一周后举行的首脑峰会,同时相互指责对方导致紧张局势升级。
专家们表示,即使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间的会谈能重回正轨,但双方均认为自己占据上风,再加上中国的立场趋于强硬,因此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在少数议题上达成有限协议。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称:“中国认为,仅靠谈判还不行,还是要对美进行有效的反击,这样才能够阻止美国不断的对华施压。”吴心伯补充说:“中国最近出台的稀土管控措施,实际上体现了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中国对美经贸博弈思路的变化。”
10月初,随着北京大幅扩大对稀土出口的限制,以回应美方将更多中国企业列入技术禁售名单的举措,持续数月的贸易战全面爆发。
专家们表示,中国加强对关键矿产的管控,甚至扩大到境外,意味着其处理贸易争端工具箱明显扩展,凸显了中国意图利用其在重要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
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的专家Cory Combs表示:“这是对域外管辖权的重大扩张。管控举措中对此有非常明确的表述,特别针对一些芯片。”
两位了解特朗普政府内部讨论的消息人士称,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这一举措感到意外。另一位消息人士称,美方官员正在对美国企业进行调查,以评估中国此举的影响。
专家指出,虽然中国随后试图将其管控描述为有针对性的举措,但其框架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而且几乎肯定会保留。
美国官员指责中国发动“经济战”,特朗普警告说会晤可能不会举行,双方都指责对方导致事态骤然升级。
这与最近一轮马德里会谈和9月与习近平通话后,特朗普盛赞在贸易、TikTok到芬太尼走私和乌克兰战争等问题上取得“进展”的言论相去甚远。
对美“经济战”
特朗普表示,他仍计划于10月底在韩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与习近平会晤,并期望达成协议,但重申如果谈判未果将征收100%的关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将于10月24日至27日在马来西亚举行会谈,以在最后时刻寻求转机。nL4S3W103D
一位了解特朗普政府想法的消息人士表示,特朗普内阁成员将中国在稀土问题上的举动视为“全面的经济战争”,并补充称:“局势升级风险严峻。这次没有像过去那样再暂停90天那样的简单解决方案。”
白宫和美国财政部没有回应路透的置评请求。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亦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Michael Hart)称,部分挑战在于双方都认为自己占据上风,“在我们与中国官员的讨论中,他们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并认为美国经济和政治体制陷入混乱。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他并补充道,谈判之所以具有挑战性,是因为美国官员同样对本国经济充满信心,并认为中国经济疲弱。
“灵活务实”
了解美国政府想法的消息人士称,华盛顿缺乏统一的对华政策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他们一方面采取了惩罚性措施,另一方面又放宽了对部分芯片销售的限制,还在社交媒体应用TikTok问题上达成了协议。
何迈可指出:“我在华盛顿遇到的人明确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相当强硬。不过他们也承认,总统本人有时会更加灵活和务实。”
在双方为会谈做准备的同时,他们也在推动经济多元化,并制定新的应对举措。
特朗普周一与澳洲签署了一项重要的矿产协议,旨在削弱中国的影响力。路透周三报道称,正在考虑一项计划,限制向中国出口从笔记本电脑到喷气发动机等一系列依赖软件驱动的产品。官员们表示,美国还在制定针对半导体、医药和其他关键行业的广泛关税。
而中国方面,可能采取的手段包括严格执行新的稀土管控举措、对美国企业发起新的反垄断调查,或者像4月那样提高关税。
一位了解中国政府想法的人士说,在当前互信缺失的情况下,乐观的情形是延续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虽然购买大豆或其他农产品的协议可能更容易实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