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7月28日 - 路透对消费者投诉进行分析后发现,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为了应对国内激烈价格战而采取的一种虚增汽车销量的手段越来越普遍。
本月早些时候,路透报道电动汽车品牌哪吒和极氪在买家购买汽车之前安排汽车投保的情况,这一做法有效地夸大了销量,并给人一种公司达到周期性销售目标的感觉。
但根据路透对三个常用中国网站上公布的 97起独立消费者投诉的查阅显示,这种备受争议的策略并不局限于这两家公司,业内其他公司也有采用。
在十多个投诉中,买家表示他们被经销商告知,这种做法是为了达到销售目标而专门设计的。
这些投诉涉及在中国销量最大的国内外品牌,包括比亚迪、丰田、大众和别克。其中的三个外国品牌与中国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合作经营在华业务。
虽然最早的投诉可追溯到 2021 年,但大多数投诉是在今年和去年发布的,因为价格战挤压了这个对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至关重要的行业。
路透查阅了 12365auto.com (一个用于解决消费者纠纷的第三方网站)和其他两个类似网站上发布的投诉。这些平台要求车主实名认证并提交投诉证据。
在查阅的大多数案例中,汽车制造商都有公开回应,称他们正在努力解决问题。
路透无法独立核实这些投诉或其解决方案。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汽车销量中有多大比例被保险计划夸大。
上汽集团表示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和标准化的销售服务,但没有详细说明。
咨询公司Automotive Foresight的董事总经理Yale Zhang说,这种做法实际上掩盖了汽车制造商的实际库存量。
他还说:"这可能导致业内对月度需求的错误判断,并导致生产计划的增加。”
**消费者不满**
在 2021 年至 2025 年期间,分别有 48 名买家在 12365auto.com 上表示,他们购买新车后才发现经销商已经为其投保。
许多买家表示,他们感觉受到了经销商的欺骗,尤其是当他们发现到他们的汽车保险是以其他名字登记的时候。
同样,中国网 315 汽车消费投诉平台在 2021 年至 2025 年期间共发布了 26 起独立投诉。
在 2022 年至 2025 年期间,还有 23 起投诉发布在黑猫平台上。
在这三个平台上的 14 起投诉中,比亚迪、哪吒、丰田、别克和雪佛兰品牌汽车的购买者称,经销商告诉他们这种做法是为了提前预订销量以完成销售目标。
理想汽车、长安汽车、一汽大众和吉利汽车的买家也反映汽车在购买前被投保。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发言人表示,公司拒绝通过保险虚增销售数字,并将对投诉进行调查。
**经销商投诉**
另外,路透发现,2020 年至 2025 年期间,有 29 家官方媒体报道了对主要品牌经销商的投诉,包括比亚迪和长安汽车,以及与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合资经营的外国品牌大众、通用、丰田、日产和本田。
本田发言人表示,广汽本田禁止经销商在销售新车前投保交强险,如发现经销商投保交强险,将严肃处理。
一汽红旗表示,该公司不使用保险计划来预先确认销售,任何此类活动都不是公司的官方行为。
通用汽车(中国)表示,该公司不要求批发车辆在购买前投保,在销售报告中统计的是交付量,而不是保险量。
比亚迪、广汽丰田、吉利、长安、日产和理想汽车均没有回应置评请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