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伦敦8月12日 - 美国公债市场似乎已经进入打盹状态,但股市却一路飙升,创下历史新高。这或许只是夏季的慵懒,但对于那些担心两大市场即将崩溃的投资人来说,这实在让人摸不着头绪。
市场关注了数月时间的特朗普关税措施于上周开始实施,但这并未在金融界掀起太多涟漪。
尽管真正的影响可能尚未显现,而且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浮上台面,但市场上尚未出现类似4月的动荡。
或许,目前最受人瞩目的指标是美国债市波动性,或者说缺乏波动性。虽说人们对美国财政状况、不断攀升的债务负担、关税牵动通胀、以及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独立性存在过度担忧,但债券市场的“恐慌指数”却处于三年来的最低点。
图:美国两年期/10年期公债利差(红线)与美债三个月期隐含波动率MOVE指数(灰线)对照
MOVE指数.MOVE是衡量美国债市隐含波动率的指标,4月“解放日”造成市场崩跌之际,该指标随之触及波段高点,在那之后呈现一路下跌,如今已较波段高点下跌约五成。该指数也低于20年平均水平,而这20年主宰市况的因素包括低通胀和美联储大规模购债。
讽刺的是,这种平静状态可以自行生成正能量。
首先,债市波澜不兴可以降低有价证券质借中所谓的“估值折扣”,因为波动性越低--隐含风险越低,投资者在回购交易中以公债作为抵押品时可以借到的现金就越多。
反之,无论名义借贷利率本身如何,这都能或多或少有助于放宽金融条件。事实上,这种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广义金融条件指数正处于2022年初以来的最宽松水平,这也得益于创纪录的股市高点、较小的信贷利差和低廉的能源价格。
图: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灰线)及实质收益率(黄线)、纽约联储估算的10年期公债期限溢价(蓝线)、以及MOVE指数(红虚线),图中显示美国10年期公债两年来大致持稳、期限溢价受抑
**难以撼动**
若从基本面来看这个似乎已经冰冻的政府公债市场,则显得暧暧内含光。
美国利率看来将恢复下行,但这并不是因为经济衰退可能迫使美联储迅速降息,因此出现类似于2023年3月短暂银行业危机期间的债市波动率飙升的风险很小。
近期“大而美法案”通过后,人们对债务问题的担忧有所加剧,但这种担忧已被以下两个因素抵销,一是市场憧憬美联储将放松政策、二是市场揣测美国财政部将把新债发行主力放在国库券及短期公债等最容易受惠于指标利率下滑的券种。
锚定美元的数位代币--稳定币正在蓬勃发展,目前规定需要持有短期国库券作为其担保,放松稳定币的管制也料将缓解对短期债务标售的关注。
至于市场仓位调整方面,美国银行最新的全球基金调查显示,受访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净5%的受访者低配债券。虽然这个比例听起来很低,但仍比这项25年调查的长期平均值高出1.5个标准差。因此,配置出现任何大幅转变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看来,没有什么极端情况需要担心。
如果日益加剧的财政担忧、持续数月的关税战以及顽固的(甚至是政治上妥协的)美联储都无法撼动债券市场,那么夏季的慵懒可能会持续下去。
图:美元指数(蓝线)再次与大西洋两岸利差(美国与德国两年期公债利差/黄线)亦步亦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