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一的亚洲交易时段,日元(JPY)兑普遍走强的美元(USD)触及一个月低点,反应了美中贸易协议的乐观情绪。美国和中国于周日结束了在瑞士的高风险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削弱了对传统避险资产(包括日元)的需求。此外,关于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对日本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进一步施压日元。另一方面,美元则受到美联储(Fed)本月早些时候的鹰派暂停和对美国衰退担忧缓解的支撑。
然而,交易者可能会避免进行激进的押注,选择等待美中在日内瓦贸易谈判的联合声明。此外,日本上周五发布的乐观家庭支出数据增强了日本央行(BoJ)进一步政策正常化的理由,并应有助于限制日元的进一步下跌。与此同时,市场对日本央行更多加息的预期与美联储至少三次降息的预期形成了显著的分歧。因此,在对美元/日元近期从年初低点(略低于140.00心理关口)反弹的延续进行布局之前,需保持一定的谨慎。
从技术角度来看,美元/日元货币对现在似乎已在3月至4月的下跌中找到接受度,突破了50%斐波那契回撤水平。此外,日线图上的振荡器再次开始获得积极动能,并在小时图上保持在看涨区域,表明现货价格的阻力最小路径是向上。因此,向146.80-146.85区域的进一步上涨,代表61.8%斐波那契水平,看起来是一个明显的可能性。紧随其后的是147.00整数关口,如果突破,应该为进一步的短期升值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145.55区域或50%水平似乎保护着近期下行,低于该水平,美元/日元可能加速下滑至145.00心理关口。后者与4小时图上的200期简单移动平均线(SMA)重合,应该作为一个关键点。若有效突破,可能会引发一些技术性卖盘,并将现货价格拖至144.45区域的下一个相关支撑位,进而接近144.00整数关口。
一般来说,贸易战是由于一方的极端保护主义而导致的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这意味着贸易壁垒的建立,例如关税,这会导致反制壁垒、进口成本上升,从而提高生活成本。
美国(US)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始于2018年,当时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设置了贸易壁垒,声称存在不公平的商业行为和知识产权盗窃。中国采取了报复措施,对多种美国商品征收关税,如汽车和大豆。 紧张局势升级,直到两国在2020年1月签署了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该协议要求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其他变更,并试图恢复两国之间的稳定和信任。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冲突的焦点转移。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继特朗普之后上任的总统乔·拜登维持了关税,并甚至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税收。
唐纳德·特朗普作为第47任美国总统重返白宫,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新一轮紧张局势。在2024年选举期间,特朗普承诺一旦重返办公室,将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他于2025年1月20日实现了这一承诺。 美中贸易战旨在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互相报复的政策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导致支出,特别是投资的减少,直接推动了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