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美元延续前日自一个多月低点0.6650附近以来的反弹行情并于周五连续第二日上扬。欧洲时段前半段,动能提振现货价格重返0.6700上方,并受多重因素支撑。
澳元(AUD)持续从周四乐观的国内就业细节中获得支持,这使得澳大利亚央行(RBA)今年降息的希望破灭。此外,全球股市整体上涨使得避险货币美元(USD)出现一些获利回吐,尤其是在近期上涨至 8 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之后,这也进一步利好对风险敏感货币澳元。
与此同时,今天早些时候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7月至9月期间同比增长了4.6%,创下了18个月以来的最低值。这一读数低于政府全年 5%的目标,抵消了 9 月份好于预期的零售销售和行业工业生产数据。这反过来可能会抑制交易员围绕中国代理货币澳元进行激进的看涨押注,限制其上涨。
此外,在周四乐观的美国宏观数据支撑下,对美联储(Fed)将在 11 月份定期降息 25 个基点(bps)的押注应有助于限制美元的任何有意义的下跌。因此,在确认澳元/美元已经形成近期底部之前,谨慎的做法是等待强劲的跟进买盘突破 50 天均线(SMA)支撑点,即 0.6750 附近。
投资者现在期待着美国经济日程,其中包括建筑许可和房屋开工率的发布。除此之外,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的讲话以及更广泛的风险情绪将推动美元需求,并为澳元/美元货币对提供一些动力。尽管如此,现货价格仍将连续第三周录得下跌,在基本面背景下,在仓位进一步扩大之前需要谨慎行事。
在金融行话的世界里,两个被广泛使用的术语“风险偏好”和“风险规避”指的是投资者在相关时期愿意承受的风险水平。在“冒险型”市场中,投资者对未来持乐观态度,更愿意购买风险资产。在“规避风险”的市场中,投资者开始“谨慎行事”,因为他们担心未来,因此购买风险较低的资产,这些资产更确定会带来回报,即使回报相对较小。
通常,在“风险偏好”时期,股市会上涨,大多数大宗商品(黄金除外)也会升值,因为它们受益于积极的增长前景。大宗商品出口大国的货币因需求增加而走强,加密货币上涨。在“规避风险”的市场中,债券——尤其是主要的政府债券——上涨,黄金表现抢眼,日元、瑞士法郎和美元等避险货币都受益。
澳元(AUD)、加元(CAD)、新西兰元(NZD)以及卢布(RUB)和南非兰特(ZAR)等次要外汇,都倾向于在“风险偏好”的市场中上涨。这是因为这些货币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大宗商品出口,而大宗商品在风险偏好时期往往会上涨。这是因为投资者预计,由于经济活动的增加,未来对原材料的需求将会增加。
在“避险”期间倾向于升值的主要货币是美元(USD)、日元(JPY)和瑞士法郎(CHF)。美元,因为它是世界储备货币,因为在危机时期投资者购买美国政府债券,这被视为安全的,因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不太可能违约。日元受到对日本政府债券需求增加的影响,因为日本国内投资者持有的国债比例很高,即使在危机时期,他们也不太可能抛售这些国债。瑞士法郎,因为严格的瑞士银行法为投资者提供了加强的资本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