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通胀下降速度快于预期,美元买盘全盘走软,欧元/美元周二攀升。欧元/美元交易商仍在等待定于周三早些时候公布的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数据,但投资者将普遍关注即将公布的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胀数据,因为风险偏好已回升。
今日汇市:降息前景的关键在于美国通胀数据
预计欧元区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与前值(环比 0.3%,同比 0.6%)持平。虽然预计数据不会发生变化,但如果数据下降,或者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任何一个方向的偏差过大都可能引发欧元市场新一轮的风险抛售;如果经济增长出现反弹,则会为当前的看涨立场火上浇油。
市场普遍预期美国 7 月通胀将继续下降,预计截至 7 月份的美国核心通胀将从前值 3.3% 降至 3.2%。整体通胀也是如此,市场预测中值预计总体通胀数据年率将自前值 3.0% 下降至 2.9%。
美国 7 月生产者价格指数通胀率年率降至 2.2%,低于预期的 2.3%,与前值修正值 2.7%相比,降幅更大。截至 7 月份,核心生产者价格指数也下降至 2.4%,低于预期的 2.7%,也远低于前值 3.0%。美国通胀压力的持续下降提升了美国市场时段的风险偏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对美联储(Fed)9月份双倍降息,降息50个基点的押注升至55%。
尽管周二出现反弹,但欧元/美元仍遇阻上周最高水平,即 1.10000 上方。看涨势头将继续拖累日内价格走高,但技术面疲软仍是一个真正的风险,因为欧元/美元难以上涨突破处在1.0820附近的200日指数移动均线。
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ECB)是欧元区的储备银行。欧洲央行负责制定利率和管理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物价稳定,即控制通胀或刺激经济增长。欧央行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欧央行维持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或维持将上调利率的预期--通常对欧元有利,反之亦然。
欧洲央行理事会每年举行八次会议,做出货币政策决定。决策由欧元区各国银行行长和包括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在内的六名常任理事制订。
欧元区通胀数据由消费者价格调和指数(HICP)衡量,是欧元的重要计量经济学指标。如果通胀上升超过预期,特别是超过欧洲央行 2% 的目标,欧洲央行就必须上调利率,使通胀水平重新受到控制。
与同类国家相比,维持相对较高水平的利率通常会对欧元有利,因为这会使欧元区作为全球投资者的资金存放地更具吸引力。
经济数据可以衡量经济的健康状况,并对欧元产生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就业和消费者情绪调查等指标都会影响欧元走向。
欧元区经济强劲,有利于欧元。它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还可能鼓励欧洲央行提高利率,这将直接提振欧元。反之,如果欧元区经济数据疲软,欧元很可能下跌。
欧元区四大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经济数据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欧元区经济总量的 75%。
欧元的另一个重要数据是贸易账。这一指标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收入与进口支出之间的差额。
如果一个国家生产的出口商品非常抢手,那么该国货币就会增值,这完全是由于寻求购买这些商品的外国买家产生了进一步需求。因此,一国净贸易差额为正值会使该国货币升值,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