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中全会上,中国承诺完善市场机制,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并强调将进一步扩大开放。
在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正在转向纯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当下,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但归根结底,重要的是执行,而中国此前在这方面的表现有目共睹。
技术和创新以及财政和福利改革也是重点关注事项。
中国发布的三中全会公报概述了优先事项,我们将在周末了解到更具体的政策文件。
无论中国是否推行改革,短期内都无法帮助中国摆脱挑战,因为这些挑战更多与房地产形势有关。不过,改革确实会影响中国的长期增长潜力。
以改革为重点的中国三中全会今天闭幕,会议公报概述了未来五年的主要改革方向。到目前为止,这份蓝图与预期大致一致,因为最近官方媒体刊登了一系列文章,暗示了中国领导层的优先事项。待发布更详细的文件后,我们才能知道更多。以下是关键短语和要点:
市场改革:“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更好发挥市场作用,营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要取消市场限制,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纠正市场失灵。”“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受到法律保护。”中国目前正在起草一部旨在实现上述目标的私营经济法。重要的是,它发出了一个信号,表明中国将继续致力于让私营部门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增长:三中全会极不寻常地讨论了当前的经济状况,这表明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公报指出,官员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将“积极扩大内需”。因此,在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年率录得 4.7% 后,中国可能会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以实现 5% 的目标。
开放:“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继续通过开放推进改革”。继疫情之后,中国采取了新的措施,为外商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商业环境,并取消了对制造业投资的所有限制。中国可能会与全球南方国家达成更多贸易协议,但这可能伴随着与美国和欧洲的更多贸易争端。
科技创新:“我们将因地制宜,完善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我们必须……完善调动全国资源进行重大技术突破的新体制。我们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结构性改革”。长期以来,科技创新一直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重点,这与“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同义词。政府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在关键领域实施自力更生战略的关键。
财政和金融改革:“我们必须在财政、税收、金融和其他主要领域进行协调改革。我们将……深化财政和税收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金融体系”。中国需要改革财政制度,因为地方政府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出售。他们需要其他收入来源,否则中央政府需要承担更大份额的融资负担。不过,目前还没有关于改革的细节,但我们可能会在未来几天了解更多。
福利改革:“……在发展中保障和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必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制度……为最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我们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就业优先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医疗卫生体系,完善促进人口发展和提供相关服务的体系”。如果中国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人口下降问题将得到了间接解决,这次公报还暗示将提供更多的儿童保育服务以提高出生率。
此外,公报还强调国家安全是优先事项,国防现代化,并强调绿色发展和减少碳排放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