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缩有所缓解,9月份同比为-0.3%,较8月份的-0.4%有所改善(彭博社预期:-0.2%)。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负值。然而,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继续上升,达到19个月来的最高点1.0%,较8月份的0.9%有所上升,UOB集团经济学家何伟辰报告称。
“9月份CPI和PPI的通缩均有所缓解,但下行压力预计将持续。美国的关税政策和疲弱的国内家庭信心继续对价格施加下行压力。”
“截至9月份,年初至今,CPI和核心CPI的平均值分别为-0.1%和0.6%,而PPI的平均值为-2.8%。考虑到最新数据,我们将2025年CPI的预测调整为-0.1%(从-0.2%调整)和PPI为-2.6%(从-2.7%调整)。我们继续预计2026年通缩压力将有所缓解,CPI将恢复至约0.9%,而PPI通缩将收窄至-0.8%。”
“自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明显放缓。我们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实际GDP增长将放缓至约4.7%(同比),环比季调为0.7%,低于2025年第二季度的5.2%(同比)和1.1%(环比季调)。在中美贸易战带来的新不确定性下,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我们重申对2025年第四季度降息10个基点的预测,预计7天逆回购、1年期LPR和5年期LPR年末将分别为1.30%、2.90%和3.40%。我们还看到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