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香港2月14日 - 中国一家铝制品制造商的销售人员Jeremy Fang正试图扩大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场的产品出口,以抵消美国关税的影响。他说,问题在于他的竞争对手也有同样的想法。
Fang说:“这只会导致疯狂竞争,”他预期自己的公司将不得不降低价格,接受较低的利润率。“饼就这么大,所有业者都想分一块,所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贸易战在本月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10%的额外关税作为“第一枪”,这可能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新的供应冲击。
中国生产商面临着国内需求疲软和美国更加苛刻的条件,他们已然别无选择,只能同时涌向其他出口市场。中国生产商每年在美国销售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的商品。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消费能力能与美国相提并论,这大大限制着世界其他国家吸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产出的能力。
图:世界各国占中国的出口比重
这将加剧中国出口商之间的价格战,压缩他们的利润空间,同时,如果利润空间缩小导致失业、减薪和投资减少,还可能进一步引发新市场的政治反弹和通货紧缩。
汇丰环球研究首席亚洲经济学家暨亚洲联合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表示,分散市场是一种可以理解但难以为继的战略。
范力民称:“一个风险是,突然之间,每家中国出口商都会寻求开发同样的其他市场,”他补充说,这将对利润造成压力。“但真正的风险是,进口国最终可能会被迫对中国采取限制性措施,因为它们自己的生产商面临压力。”
局势已经非常紧张。在过去一年里,欧盟提高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而印度、印尼和其他新兴市场也提高了对中国某些产品的贸易壁垒。
中国在某些领域是强大的竞争对手。电动汽车制造业巨头比亚迪 002594.SZ 或DeepSeek 的人工智能平台等已经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
然而规模较小的公司担心生存问题。
Richard Chen在中国南部拥有一家圣诞装饰品工厂,他说公司几乎没有利润空间,不确定今年能否留住全部80名员工。
Chen说:“我们试图进入波兰,但他们根本不像美国客户那样买东西。”“这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情况。”
图:中国出口数量指数及出口价格指数对照,出口量呈现增长但出口价格呈现下滑,意味着存在通缩压力
**国内涟漪**
国外的价格战有可能加速国内的通货紧缩。
石家庄一家浴缸工厂的经理说,他正试图拓展对巴西和阿根廷的产品销售,以减轻美国最近加征 35% 关税后对他的影响。
他说,美国零售商向他施压,要求他降价 10%,但他有所迟疑,因为为了保持竞争力,他已经把工资降低了 10%-15%。
“同行的中国外贸商很多。对每个人来说,这都太难了,”这位经理说,由于话题敏感,他不愿透露姓名。
图: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与工业企业获利表现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首席亚太经济学家艾西(亚Alicia Garcia-Herrero)表示,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减产。
她补充说,“这将非常痛苦。”“不会有人无止境地买你的产品。所以这只是一个选择:如果你想创造更多的福利,更多的成长,那么你需要扩大消费。”
汇丰的范力民称,促进家庭消费的政策可能会使中国在国际上受益。“归根结底,要降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也要发展内需,帮助吸收部分产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