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央行 6 月会议纪要,日本央行(BoJ)董事会成员周一分享其对货币政策前景的看法。
几位委员表示,由于近期日元下跌,进口价格上涨,造成通胀上行风险
一位委员表示,如果成本推动型通胀导致通胀预期升温、工资上涨,则可能加剧基础通胀
一位委员表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导正在加速,可能出现在消费通胀中
一位成员表示,日本央行可能需要考虑调整宽松货币政策的程度,因为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重现可能导致通胀超调
一位成员表示,日本央行必须在适当的时机加息,不能拖延
一位成员表示,只有在通胀明显反弹、经济数据证实通胀预期增强后,才可加息
委员们一致认为近期日元疲软推升通胀,因此在指导货币政策时需要保持警惕
一位成员表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不应受短期外汇走势的左右
截至发稿时,美元/日元下跌 0.61%,报 145.65。
日本的中央银行是日本央行,负责制定日本的货币政策。日本央行任务是发行纸币,进行货币和金融管制,以确保物价稳定,即实现 2% 左右的通胀目标。
日本央行自 2013 年起开始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以便在低通胀环境下刺激经济和推动通胀。日本央行的政策以量化和质化宽松(QQE)为基础,即印钞购买政府或企业债券等资产,以提供流动性。2016 年,日本央行加倍推进其战略,进一步放宽政策,首先推出负利率,然后直接控制 10 年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
日本央行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导致日元兑主要货币贬值。最近,由于日本央行与其他主要央行之间的政策分歧越来越大,导致这一过程加剧,这些央行选择大幅提高利率来应对维持数十年的高通胀水平。日本央行压低利率的政策导致日元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差不断扩大,拖累日元贬值。
日元贬值和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导致日本通胀水平上升,并已超过日本央行设定的 2% 的目标。不过,日本央行认为,持续稳定地实现 2% 的目标还遥遥无期,因此突然调整当前政策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