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周五撰写时,比特币(BTC)交易价格低于84,000美元,此前曾触及82,000美元的日内低点,受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相关的风险规避情绪的驱动。
包括以太坊(ETH)和瑞波币(XRP)在内的山寨币正在延续下跌,因疲弱的零售需求和持续的机构资金流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使得任何反弹都难以维持。
周四,比特币现货ETF录得9.03亿美元的资金流出,为11月13日以来最大。这一巨额流出突显了更广泛加密货币市场中的风险规避情绪,而周三的7500万美元小幅流入相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
根据SoSoValue的数据,比特币在美国上市的ETF的累计净流入平均为574亿美元,净资产为1130亿美元。
ETF的持续流出是风险偏好下降的迹象,尤其是来自机构投资者。如果这一趋势持续,抛售可能在年底加剧,因市场对美联储(Fed)12月货币政策会议的不确定性。

以太坊ETF同样处于劣势,周四流出总额为2.62亿美元。SoSoValue数据显示,本月ETH ETF仅有一天出现资金流入,突显出投资者减少对风险资产的敞口,风险规避情绪依然顽固。

另一方面,XRP ETF则延续了资金流入的势头,周四流入1.18亿美元。美国上市的两只现货ETF分别是Canary Capital的XRPC和Bitwise的XRP。它们的累计净流入为4.11亿美元,净资产为3.85亿美元。

然而,XRP面临疲弱的衍生品市场,周五期货未平仓合约(OI)降至35.7亿美元,低于前一天的37.9亿美元。自10月中旬以来,零售需求未见回升。

截至周五撰写时,比特币交易价格为82,435美元。日线图上的50日指数移动平均线(EMA)、100日和200日EMA均呈下降趋势,价格远低于104,191美元、107,700美元和106,570美元,进一步强化了看跌格局。
移动平均收敛/发散(MACD)指标仍低于信号线,并深处于零线以下,负直方图扩大,表明看跌动能增强。同样,相对强弱指数(RSI)为21(超卖)显示出疲软的迹象,暗示反弹在短期内可能受到限制。
跌破74,561美元的上升趋势线,突破发生在100,740美元附近,进一步强调了下行趋势。

MACD的负面立场和扩大的零下直方图使卖方保持控制,RSI低于30进一步强化了看跌动能的背景。在价格重新夺回关键移动平均线之前,反弹将面临脆弱,而更广泛的趋势仍在下降曲线下承压。
以太坊在周五撰写时大部分时间处于看跌状态,交易价格为2,679美元。智能合约代币远低于50日、100日和200日EMA,分别为3,610美元、3,729美元和3,546美元,保持短期疲软的态势。
MACD延续低于信号线并保持在日线图的零下,负直方图扩大,表明看跌动能增强。同时,RSI为26(超卖)显示出下行条件的延续,可能会在未来出现暂停。然而,价格在这些移动平均线下交易时,偏向仍然看跌。
负MACD直方图的收缩和RSI回升至30以上将是稳定的早期迹象,而未能改善动能将保持下行压力不变。

至于XRP,价格仍低于下降的50日、100日和200日EMA,保持看跌结构。日线图上的MACD指标低于红色信号线并在零下,负直方图扩大,表明看跌动能增强。RSI为30,接近超卖并持续走弱。自7月18日XRP创下3.66美元的历史高点以来,下降趋势线限制了反弹,阻力位在2.72美元附近。

多头需要在2.42美元的50日EMA上方收盘,以缓解即时压力,为2.54美元的200日EMA和2.56美元的100日EMA打开路径。在这些障碍下,看跌偏向依然存在,而突破下降趋势线的顶部将是改变趋势并延续反弹尝试的必要条件。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是一种追踪标的资产价格的投资工具或指数。etf不仅可以追踪单一资产,还可以追踪一组资产和行业。例如,比特币ETF跟踪比特币的价格。ETF是投资者用来获得某种资产敞口的工具。
是的。美国首只比特币期货ETF于2021年10月获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共有7只比特币期货etf获得批准,还有20多只仍在等待监管机构的批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表示,加密货币行业是新兴的,容易受到操纵,这就是为什么它在过去几年一直推迟加密相关期货etf的原因。
是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024年1月批准了几家比特币现货交易所交易基金的上市和交易,为机构资本和主流投资者交易主要加密货币打开了大门。这一决定被业界誉为改变了游戏规则。
加密etf的主要优势是可以在没有所有权的情况下接触加密货币,从而降低持有资产的风险和成本。其他优点是较低的学习曲线和较高的安全性,因为etf负责确保标的资产的安全。至于主要的缺点,主要的缺点是,作为投资者,你不能直接拥有资产,或者,正如他们在加密货币中所说的,“不是你的钥匙,不是你的硬币。”其他缺点是持有加密货币的成本较高,因为etf对主动管理收取费用。最后,尽管投资etf降低了持有资产的风险,但相关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也可能反映在投资工具上。
(本故事的技术分析是借助AI工具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