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澳洲朗塞斯顿10月27日 - 原油市场的一个普遍看法是,西方对俄罗斯出口的制裁毫无意义,因为市场很快就会想出办法来保持货物流动。
这意味着,任何新措施的实施都只会对油价产生短暂的提振作用,而在石油流动几乎不间断的现实面前,这种提振作用就会消失。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布的针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卢克石油(Lukoil) LKOH.MM和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俄油) ROSN.MM的最新制裁措施,可能也会遭遇同样的处境。
这两大石油公司的原油产量约占全球原油总产量的 5%,约为 530 万桶/日,其中出口量约为 350 万桶/日。
在新措施宣布后,全球指标布兰特原油期货 LCOc1最高上涨了8.9%,在10月24日的交易中达到每桶66.78美元的三周高位。
虽然这似乎是一个相当大的价格飙升,但如果原油市场确实认为海运市场将面临每天损失多达 350 万桶原油的严重风险,那么这个价格远远低于油市应有的涨幅。
预计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商将利用影子船队、大量中间商以及避开美元的银行安排来规避任何新的制裁。
过去的经验表明,这的确是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对俄罗斯原油出口的任何干扰都将是短暂的,规模也有限。
制裁是否徒劳?端视其目标为何。
若意在切断中国与印度等剩余买家以阻止俄罗斯原油出口,最新措施恐难奏效;但若目的是让俄油持续流通、同时削减莫斯科收入,制裁或许仍具一定效力。
制裁有用吗?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显然未对说服总统普京结束对乌克兰的战争产生明显影响,也不太可能导致出口量大幅减少。
但这些制裁让俄罗斯出售原油变得更加困难,每桶所得可能因此下滑。
这也意味着俄罗斯原油的流向可能再度重组,部分买家将退出交易。
印度信实工业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RELI.NS可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信实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这意味着每天将有约 50 万桶原油可供其他买家使用。
问题在于印度国有控股的炼油企业是否愿意承担风险,或者中国炼油企业是否能够接受更多的俄罗斯原油。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朗普能否成功地与印度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以及俄罗斯石油是否为这些协议的内容的一部分。
若美方希望中国与印度大幅减少或终止俄罗斯原油进口,恐需做出重大让步。
目前俄罗斯石油仍可能持续流向市场,但主要风险在于,随着特朗普主导全球贸易重塑,原油恐将更沦为政治工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