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伦敦8月6日 - 英国央行本周预计将指标利率降至4%,这对于急需提振的英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安慰。然而,压倒性的谨慎态度以及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分歧意味着,本轮宽松周期势必将成为现代史上最浅和持续时间最长的之一。
与其他央行一样,英国央行经历了艰难的五年,而且还遭遇了无数的国内曲折。
2020年,英国脱欧才刚刚开始,新冠疫情就席卷而来,迫使英国央行在封锁期间大规模动用资产负债表支持政府救助计划。疫情后经济重启带来的供应冲击,加上大规模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导致英国物价40多年来首次出现两位数飙升--2022年3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能源成本飙升加剧了通胀压力,同年晚些时候政府引发的债券市场暴跌更是雪上加霜。
早在 2021 年,英国央行就已开始积极提高借贷成本,而英国央行在过去一年中只是缓慢地降息。
通胀率仍未持续回到2%的目标水平,美国贸易壁垒正在急剧上升,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都在努力确定新的常态到底是什么。
在这种背景下,央行最近提出的“循序渐进、谨慎”的口号似乎是合理的。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桑杰·拉贾 (Sanjay Raja) 和什雷亚斯·戈帕尔 (Shreyas Gopal) 本周试图量化这种谨慎情绪。他们指出,迄今为止,英国央行缓慢而较浅的宽松周期已经是二战以来第三长的周期。
如果他们的预测是正确的,即英国央行将进行四次、每次0.25个百分点的降息,到明年2月将利率降至3.25%,那么本轮宽松周期将是1945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德意志银行团队认为,这一切都与央行的“温和”指引相一致,但也可能是货币政策委员会 (MPC) 内部严重分歧的体现。
英国央行在 5 月份降息,当时分成了三个阵营:支持降息25个基点、要求更大幅度降息以及主张维持利率不变。一些人认为,本周这种分歧可能会再次出现。
金融市场定价与德意志银行的观点一致,暂时认为本轮周期的“终端利率”约为3.25%,这比市场预期的美联储明年年底最终政策利率高出25个基点。英国央行在2021-2023年期间加息,将利率从近零水准升至5.25%。
如果英国央行政策利率最终确实落在3.25%,那么将比央行过去28年独立运作期间的平均水平高出25个基点。
但周四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分歧再次受到密切关注,同时英国央行将更新经济预测,摩根士丹利等一些银行仍然认为,到 2026 年底,英国央行的准备金利率最终将进一步降至 2.75%。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央行可能还得在黑暗中摸索一段时间。
然而,即使是像泰勒这样的英国央行鸽派人士也知道,目前形势仍很不明朗,尤其是考虑到今年英国通胀预计将反弹,薪资增长仍然强劲。
“乐观情绪已经消退,地缘经济风暴已经来临,”他说道,最后以哲学的口吻总结道,“我们知道我们永远看不到路的尽头,但我们必须一直寻找它。”(完)
Graphic-Bank of England interest rates over 50 years
Graphic-Deutsche Bank chart on history of BoE easing cycles
Graphic-Key parts of UK CPI still higher than before COVID
Graphic-UK inflation higher than US or euro zone
Graphic-Bank of England chart on estimates of neutral UK interest rates vs G5
Graphic-Bank of England chart on 800 years of interest 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