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佛州奧蘭多11月3日 - 在美國科技業"七巨頭"發布最新財報後,從市場對其股價的多數反應,可以看出人工智能(AI)的熱潮遠未結束。不過對這些企業在AI方面天文數字般支出的未來回報前景,人們的疑慮越來越深。
在第三季財報中,這些科技巨頭獲利繼續大舉進帳,並發布樂觀的業績指引。"七巨頭"的高估值可能令一些投資者卻步,但有別於 90 年代網絡泡沫時期的巨星級企業,當今的科技業巨擘似乎具備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重申這一點,稱這些公司的AI投資是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
光是微軟MSFT.O、亞馬遜 AMZN.O 、Meta META.O 和 Alphabet GOOGL.O 這四家"超級巨擘"今年的總支出預計就將達到 3,500 億美元;高盛預估,到 2030 年,全球AI相關基礎設施支出將達到 4 萬億美元。
這些公司在數據中心、雲計算能力和各種AI技術投入越多,投資者的期望就越高,終有一天將難以滿足。
這為社會帶來的經濟效益與成本節省是一回事,哪些公司能夠真正獲利又是另一回事。因此,重要的是在"創造價值"和"獲取價值"之間做出分辨。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管理學副教授Daniel Keum說:"價值創造肯定是存在的。但這種價值會不會現在就回流到那些正在投資AI的公司呢?對我來說,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圖:科技業超級巨擘資本支出占營運現金之比重:60%
圖:過去十二個月自由現金流概況
圖:標普500指數前七大企業平均資本支出占總資產之比例變化(橘線),對比該指數其餘企業總資產比例變化(紅線)
掐指算一算
雖然目前處於AI超級周期的早期,但科技巨頭的AI支出已經開始侵蝕現金流。
阿波羅全球管理(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估計,亞馬遜、谷歌、微軟、Meta 和甲骨文的資本支出總額,占其運營現金流比例達到創紀錄的60%,而且還在上升。
亞馬遜上周公布強勁財報,股價上周五漲幅百分比達兩位數,創下新高。但財報中的某一頁圖表顯示,過去一年,跟蹤 12 個月的自由現金流下滑近70%。
"整個行業都面臨同樣的基本難題,"Unlimited Funds 聯合創始人Bob Elliott說,"算法很簡單,除非這些活動的營收激增,否則科技巨頭在短短幾年內,就會把幾乎所有的自由現金流都投入資本支出之中。"
這帶來幾個潛在的問題。從這些投資中獲取高回報的壓力將會加大,但在高回報實現之前,非AI相關的活動也將面對產生可觀回報的壓力。一旦經濟或市場景氣急劇惡化,這些巨頭將面臨難以承受之重。
更高的門檻
當然,這些科技巨頭的命運將對整體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不僅是因為它們的資本支出幫助帶動經濟增長,而且幾乎持有退休基金的每一個人也都有曝險。Nvidia占標普500指數總市值的比重達到驚人的8%,"七巨頭"的比重則高達創紀錄的37%。
投資者對這些股票的漲幅心知肚明。但高估值市場總是有繼續上漲的可能。
只有勇敢的基金經理才會告訴客戶,他們正在減少對這些等同於印鈔機個股的投資。當然,這些公司印鈔的速度能否跟花錢一樣快,那是個大問題。
例如,Meta 今年宣布的資本支出約為 700 億美元,但 Unlimited Funds 的 Elliott 指出,根據基本趨勢,該公司的營收只比開始花掉這些現金之前增加 30 億至 50 億美元。這樣的投資回報相當"平庸"。
當然,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可能會說,這是長期投資,如果AI革命不負眾望,那麼現在不花錢,未來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