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2025年10月1日午夜,美國聯邦政府正式進入停擺狀態。此次關門源於國會兩黨在2026財年預算法案上的分歧——共和黨堅持削減醫療與環保領域支出,民主黨則主張維持社會保障相關預算,雙方未能在截止日前達成共識,導致非核心部門暫停運作,約80萬聯邦僱員面臨帶薪休假或無薪工作。
從歷史經驗看,政府關門往往引發金融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傳統避險資產如黃金、美債通常會迎來短期資金流入。隨着投資者預期這一事件可能推動資金轉向避險資產,加密市場隨即也開啓一波強勁上漲行情。
加密經紀商FalconX的市場聯席主管JoshuaLim表示,近期包括股票、黃金及各類收藏品在內的資產均在創下歷史新高,而比特幣的上漲正是受益於美元貶值的市場敘事。
10月5日,比特幣在亞洲交易時段創下新的歷史高點,攀升至12.5萬美元大關,超過了8月中旬創下的前期紀錄,再次確立了其作爲全球最大且市值最高加密貨幣的地位。
截至發稿,比特幣暫報123,835.9美元,周漲幅8.35%,月漲幅12.44%,年初至今累計漲幅達32.31%。
受消息影響,10月6日港股市場加密貨幣概念股集體走高,截至發稿,歐科雲鏈(01499)漲14.29%,雄岸科技(01647)漲10.89%,博雅互動(00434)漲10.22%,雲鋒金融(00376)漲6.94%,新火科技控股(01611)漲3.98%。
此外,在ETF市場,與比特幣掛鉤的現貨產品同樣表現搶眼。相關現貨ETF跟隨比特幣價格走高,博時、華夏、嘉實比特幣均漲超3.5%。
回顧比特幣的歷史走勢,10月曆來是其“黃金週期”。據加密數據服務商CoinGecko統計,過去十年間(2015-2024年),比特幣在10月有9次實現月度上漲,平均漲幅達18.3%,僅2018年因熊市環境小幅下跌2.1%,因此被市場賦予“上漲十月”的稱號。
加密投資基金Syncracy Capital聯合創始人Ryan Watkins表示:“9月曆來是比特幣最弱的月份,而第四季度通常最強。雖然我並不是季節性規律的堅定信徒,它往往會演變爲一種自我實現的預期。”
而在今年9月份的急劇拋售導致數十億美元槓桿頭寸被清算後,比特幣在過去一週反彈了近10%。加密交易公司Flowdesk的場外交易員Karim Dandashy指出:“宏觀主題近期重新主導了比特幣走勢。本週迄今比特幣ETF已錄得15億美元資金流入,市場似乎正在試圖追趕黃金近幾周的驚人漲幅。”
在市場持續走強的背景下,主流金融機構紛紛上調加密貨幣價格預期,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渣打銀行全球數字資產研究主管Geoff Kendrick表示,比特幣可能會將漲勢延伸至13.5萬美元。同時近日Kendrick重申了其對比特幣年底價格20萬美元的目標。
花旗銀行分析師表示,比特幣如今被視爲一種“數字黃金”,這有助於解釋二者價格走勢的相關性。同時,花旗修訂了其年底預測,現在預計該加密貨幣將在2025年底達到133,000美元另外花旗還上調了對以太坊的預期至4,500美元,高於此前的4,37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