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雷美珍
路透香港9月18日 - 由香港商業房地產引發的銀行信貸風險擔憂尚未消除,適逢美聯儲(FED)作出預防性降息行動,香港本地銀行火速小步跟隨。
市場人士認為,這次港銀減息12.5基點,而非追隨美國減息25基點,雖然反映銀行減息空間有限,但足以測試減息對呆壞賬情況起到多大作用。
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財資研究主管林俊泓表示,這次銀行減息不是想提升利潤,而是想測試對於改善呆壞賬情況以及提升還款能力帶來多少作用,因此不希望“彈藥”一次過耗盡,可以留待10月美國再次減息時使用。
“減息前香港銀行的儲蓄利率只有0.25%,反映只有兩次減息機會,每次各12.5基點。”他說。
臻享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良享亦認為,香港銀行今次減息12.5基點後,年底前有機會再減12.5基點,即存款變零息,令最優惠貸款利率下行空間有限。
**匯豐:減息幅度合適**
香港本地最大銀行兼發鈔行--匯豐周四中午率先宣布下調存貸利率,自周五(19日)起港元最優惠利率由5.25%降至5.125%,港元儲蓄存款利率亦調低12.5基點。該行上一次調整利率為去年12月。
“考慮到美國減息及本地市場情況,今天宣布的調整屬合適。”匯豐香港區行政總裁林慧虹並表示,計及是次減息,滙豐由去年9月開始的減息周期至今已累計下調港元最優惠存款利率75基點,該行會繼續密切留意外圍環境及本地經濟前景,從多角度分析,靈活地作出未來息口決定。
另外兩大發鈔銀行--中銀香港2388.HK以及渣打香港隨後亦宣布減息12.5基點,最優惠利率分別降至5.125%及5.375%,均自下周一(22日)生效。
香港消費市道低迷、辦公室落成量上升,商用物業的價格和租金在今年上半年持續調整,加上過去數年的高利率環境加重了發展商及投資者的償債負擔。隨著多家房地產企業或地產界資深投資者紛紛陷入財困,香港銀行的信貸風險亦引發擔憂。
匯豐控股0005.HK旗下的香港本地銀行--恆生銀行0011.HK於今年6月底的不良貸款率升至6.69%,去年底則為6.12%,而高盛、花旗等投行指恆生的商業房地產不良貸款率升至約20%,為市場敲響警號。摩根大通和瑞銀本月稍早均“唱淡”香港本地銀行股。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今早向記者表示,減息有助減輕個人或企業的債務負擔,對經濟和樓市有一定正面影響,並預計香港經濟持續向好將支持本地經濟發展。
市場人士認為,香港股市暢旺而中國內地南向資金持續流入,有助提振港元需求。光大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稱,利率向下將會降低拆借成本,對於資金流入股市或購買新股帶來正面作用,並預計南向資金流入港股將是長期趨勢,因內地投資者尋找債市替代投資,而香港不乏業務平穩而分紅優厚的股票,估計到年末香港恆生指數.HSI有機會升至27,500-28,000點。
上商的林俊泓指出,香港股市持續暢旺對港元資金需求帶來支持,港息下行速度可能會慢于美息,將使港美息差收窄、港元轉強,預計到年底港元一個月拆息HIHKD1MD=將由目前約3.3%水平慢慢跌向2.4%。(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