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AMD.US) 於北京時間 2025 年 8 月 6 日上午的美股盤後發佈了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報(截止 2025 年 6 月),要點如下:
1、整體業績:收入和毛利率,達到指引預期。AMD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收 76.9 億美元,同比增長 31.7%,市場預期(74.3 億美元)。收入端的同比增長,主要來自於客戶端及遊戲業務、數據中心業務的帶動。
公司本季度毛利率(GAAP)39.8%,出現明顯下滑,主要是受 MI308 相關庫存減值影響約 8 億美元。若剔除該影響,公司實際毛利率爲 50.2%,環比持平。
2、經營費用端:公司本季度研發費用爲 18.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6%;銷售及管理費用爲 9.9 億美元,同比增長 52%。在營收保持較高增長的同時,公司的核心經營費用支出也在走高。本季度公司核心經營費用率達到 37.5%,這直接影響了公司利潤端的釋放。
AMD 本季度實現淨利潤 8.72 億美元,主要是受到非經常性項目的影響。從經營性角度看,公司本季度核心經營利潤 1.74 億美元,明顯回落,核心經營利潤率僅爲 2.3%。
3、各業務細分:在數據中心和客戶端業務增長的帶動下,兩項收入合計佔比達到七成以上。
1)客戶端業務搶份額:本季度收入增長至 25 億美元,同比增長 67.5%。本季度全球 PC 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 5%,而公司的客戶端業務同比大幅增長,這主要得益於 AMD 在 PC 市場份額的繼續提升;
2)數據中心等待新品拉動:本季度收入爲 32.4 億美元,同比增長 14.3%。數據中心業務本季度的同比增長,主要是受服務器 CPU 產品出貨增加的帶動,根源在於產品競爭力的提升和核心雲廠商資本開支的拉動。
①服務器 GPU:相比於 MI325 系列產品,市場更期待於公司的 MI350 系列新品,因而上半年公司 AI GPU 收入相對平淡。隨着 MI350 系列新品發佈,公司下半年的相關收入將明顯提升;
②服務器 CPU:服務器 CPU 業務貢獻了上半年數據中心業務的主要增量,主要得益於公司在服務器 CPU 市場的份額提升的帶動。根據第三方數據,公司在服務器 CPU 市場的份額從一成已經提升至三成左右;
4、MI308 影響:特朗普此前要求 AMD 的中國特供貨名稱 MI308 需要拿到銷售許可證才能出售。AMD 也提到大約對本季度有 8 億美金的存貨減值影響。
海豚君按照 47% 的毛利率覈算,這 8 億庫存需要轉化成銷售額的話,對應是大約 15 億美金的收入。由於現在禁令鬆動,這些減值已是噪音,目前普遍估計下半年 MI308 能給 AMD 帶來 8-10 億美金收入。
5、AMD 業績指引:2025 年第三季度預期收入 84-90 億美元(市場預期 83.7 億美元),區間中值(87 億美元)環比增長 13.2%,展望中不包括 AMD Instinct MI308 發往中國的任何收入。公司預期 non-GAAP 毛利率 54% 左右(市場預期 54.1%)。
海豚君整體觀點:超預期來自遊戲業務,AI GPU 符合期待。
AMD 本季度收入和毛利率都達到了此前指引預期。其中本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主要來自於客戶端業務、遊戲業務和數據中心業務的帶動;而本季度毛利率端的下滑,主要是受中國市場約 8 億美元減值支出影響。若剔除該影響,公司本季度 non-GAAP 毛利率仍將回到 54% 左右。
而至於下季度收入指引超預期,實際上主要是受遊戲業務需求回暖和半定製產品庫存修復的帶動。至於市場最關注的 AI GPU 業務,結合公司情況和下季度指引,海豚君推測公司下季度 AI GPU 收入有望達到 17 億美元以上,這基本上是符合市場預期的。
對於 AMD 的業績,核心關注點主要在三個方面:
a)PC 市場的 CPU 競爭力:PC 業務是公司的基本盤,隨着公司產品力的提升,逐漸蠶食着英特爾的份額。在本季度 PC 市場整體出貨僅增長 5.4%,而 AMD 的客戶端業務收入同比增速達到 67.5%,其中體現着 AMD 在 PC 市場逐漸增強的競爭力。
從第三方數據看,AMD 當前在桌面級市場份額已經達到 50% 以上,實現對英特爾的反超。如果英特爾的製造能力遲遲不能突破,而隨着公司 Zen 產品的迭代升級,AMD 有望進一步把擴大在 PC 市場的優勢;
b)服務器領域 CPU 的搶佔份額:除了桌面級市場的反超,AMD 在服務器市場的份額也開始明顯提升。憑藉 “CPU+GPU” 的組合,公司在服務器市場的份額從原本的一成迅速提升至三成左右。
出於英特爾的 CPU 產品羸弱的表現,AMD 的服務器 CPU 產品貢獻了公司上半年數據中心業務的主要增量。而在 MI350 系列量產出貨的帶動下,公司服務器 CPU 仍將穩中有升;
c)服務器領域的 AI 芯片:雖然公司在去年下半年推出了 MI325 系列產品,但相對而言市場更期待 MI350 系列產品。受產品過渡期的影響,公司上半年的 AI GPU 收入相對平淡。因而本季度的 AI GPU 數值並不重要,更爲關注的是公司對下半年 AI 芯片業務的預期和展望。
公司的 MI350 系列產品也在 6 月份正式發佈,隨着下半年的量產爬坡,有望給公司 AI GPU 收入帶來明顯的提升。當前公司對於下季度 AI GPU 業務的預期有望達到 17 億美元以上,基本接近於市場預期的 17.3 億美元。後續仍主要關注於 MI350 系列出貨和 MI450 系列進展能否超預期。
這個數算相對平庸,指引三季度 17 億「不考慮中國 mi308 可以重賣的部分」,假如三季度 308 賣三億上下,那三季度就是 20 億。
市場現在 2026 年都給到 150 億的 AI 收入預期了。而且按照雲公司 2026 年 Capex 前高後低的指引,2026 上半年每個季度,起碼要 40 億以上,三季度 20 億,四季度可能需要 30 億以上。在股價單季度拉高 70% 之後,這個 AI 進展交卷只能算相對平庸。
隨着 AMD 的 MI350 系列和英偉達的 GB 系列開啓量產,四大廠商在下半年都加大了對 AI 服務器相關的資本投入。
海豚君預期四家公司(Meta、谷歌、微軟和亞馬遜)2025 年的合計資本開支有望提升至 3890 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速將達到 55%,這表明當前的 AI 需求依然是火熱的。資本開支的上調,加大了對服務器等相關產品的採購,對 AMD、英偉達和定製 ASIC 廠商都會有所帶動。
由於在四大雲服務上調資本開支後,AMD 等 AI 核心芯片股的股價都已有所上漲,表明其中已經打入了一部分的預期。
結合 AMD 當前估值(2826 億美元),大約對應公司 2026 年稅後核心經營利潤爲 40 倍 PE 左右(假定營收增長 +20%,GAAP 毛利率 52.1%,稅率 13%)。【注:此處的稅後核心經營利潤=毛利潤 - 研發費用 - 銷售及管理費用。】
由於公司 2025 年上半年處於產品過渡期,而市場更關注於 MI350 系列量產帶來增長,所以在估值考量時更多地參考 2026 年的預期情況。
受 AI 需求的推動,海豚君測算公司 2025-2029 年間稅後核心經營利潤的 CAGR% 爲 30.3%,那麼 2026 年的 PEG(此處 G 參考 CAGR%)大於 1 倍。
隨着進入下半年雲大廠提升資本開支,受訂單溢出的影響,身爲 “二供” 的 AMD 業績增長確定性較強,當前估值中也已經包含了市場對公司相對樂觀的預期。
整體來看,AMD 的短期業績主要受 CPU 份額、服務器 GPU 出貨和毛利率變化的影響,而中長期角度,市場主要焦點在於 AI 算力主戰場的爭奪,這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公司近期的股價上漲,其中也包含了市場對 MI350 系列等 AI GPU 產品超預期的期待。公司當前的估值也反映了市場對公司相對樂觀的預期,然而本次管理層對 AI GPU 下季度的預期也只是符合市場預期,並未給出明顯亮點。
此外,公司持續增長的經營費用支出,也將對利潤端釋放帶來壓力。
雖然短期有回調壓力,雖然短期有回調壓力,但這個業績並沒有本質瑕疵,只是 AI 收入和指引不夠驚豔,沒有追上公司狂飆的股價而已。
當下公司仍然在強產品週期和 AI 高景氣週期內,因此回調之後仍然是機會。
更詳細點評,海豚君持續更新中…….
<本篇完>
本文的風險披露與聲明:海豚投研免責聲明及一般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