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8月5日訊,中泰國際今日發佈策略週報稱,受國内政策託底、企業盈利改善趨勢延續以及積極資金流向形成共振,港股中期仍有望在基本面和政策面支撐下延續漸進式上行。技術層面,恒生指數短期在24,500點附近預計有一定支撐。
對於美股,中泰國際則表示,儘管降息預期升溫,但當前美股的估值較高,如標普500的預測PE達到22倍,對比2018年及2024年7月只有16倍及20倍,較大傾向是先借助衰退憂慮、財政部重新發債抽走流動性等事件先行調整至6,050點再重新蓄力向上。
以下是8月5日中泰國際策略報告内容:
港股:7月中國官方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景氣度均邊際放緩,顯示經濟仍在修復但節奏反復。疊加美元指數反彈及港股估值短期修復到位,大盤面臨一定的技術性回調壓力。然而,港股整體上行趨勢未改,活躍的交投、持續的港股通資金流入以及處於低位的沽空比例,均表明市場情緒依然偏暖。7月政治局會議重申宏觀政策將持續發力,下半年雖難見超預期的總量刺激,但針對擴内需、促消費、新質生產力、產業升級、城市更新及社會保障等領域的結構性政策持續發力,有望提升經濟修復的質效。同時,中美第三輪貿易會談延長90天,預計雙方將繼續圍繞「轉出口」、「技術換資源」等核心議題進行磋商,短期進入磨合窗口,警惕談判過程或再現反復性。
綜合來看,國内政策託底、企業盈利改善趨勢延續以及積極資金流向形成共振,港股中期仍有望在基本面和政策面支撐下延續漸進式上行。技術層面,恒生指數短期在24,500點附近預計有一定支撐。板塊方面,建議關注受益於政策支持和產業週期向上共振的領域,如半導體、算力基礎設施、AI應用、機器人等。
美股:美股幾乎「利好出儘」,市寬自7月以來與大盤背離,已隱含調整先兆。美股進入8-9月的季節性淡季,適逢7月ISM PMI下跌以及疲弱的非農數據均給予獲利了結甚至做空的機會。標普500指數及納指於上週四實現單口轉向,上週五更顯著下跌,標普500指數中線市寬加速跌至4月底以來新低,顯示本輪調整正式啓動。儘管降息預期升溫,但當前美股的估值較高,如標普500的預測PE達到22倍,對比2018年及2024年7月只有16倍及20倍,較大傾向是先借助衰退憂慮、財政部重新發債抽走流動性等事件先行調整至6,050點再重新蓄力向上。策略上,關注標普500指數6,050點及納指20,000點的重新增配機會,首選銀行、半導體、軟件、工業等順週期股份。
美債:美國7月非農超預期疲弱,疊加7月ISM製造業指數和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均不及預期,重燃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快速下行至4.24%附近。短期收益率或出現技術性反彈修正,但中期核心矛盾已轉向:一是關稅落地後通脹實際黏性高度(儘管貿易協議部分緩解壓力,效果待驗);二是美聯儲獨立性受挑戰——鷹派理事突離職、勞工統計高官遭解職,疊加特朗普施壓,鮑威爾維持鷹派難度加大。當前經濟確有降溫(如製造業就業收縮),但時薪穩健、消費韌性及企業盈利不支持短期衰退。策略上,短期關注技術性反彈機會,中期隨著降息窗口臨近(9月降息概率上升)及經濟趨冷趨勢確認,收益率中樞下行方向不變,建議逢回調佈局多頭。重點關注政策擾動信號與核心通脹路徑。
美元指數:美元指數在談判基本順利、經濟數據文件和美聯儲偏鷹的推動下一度走強突破100,但在7月非農大幅下修前值及新增就業疲弱後,美元指數單日回吐週内過半漲幅。美元面臨的核心矛盾轉向三重壓力:經濟動能弱化、政策獨立性風險以及通脹黏性的博弈。當前市場對9月降息概率升至80%左右,中期美元下行壓力未消。短期美元指數或有數據擾動後的反彈修復,但反彈空間受製於經濟趨冷及政策信任危機,繼續關注經濟數據和美聯儲官員表態驗證降息路徑。
美元兌離岸人民幣:上週離岸人民幣受美元影響一度跌至7.22,但中間價維持穩定印證政策託底意圖,疊加中美延長關稅豁免進入談判磨合窗口,外部壓力短期可控。若美元短期技術性反彈,人民幣或被動承壓測試7.18政策頂。預計短期延續7.15-7.20區間震蕩,焦點轉向國内政策協同及中美後續磋商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