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佈對印度徵收25%關稅之後,特朗普還不解氣,近日,他在社交媒體發文繼續炮轟,印度不僅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還將其中大部分石油在公開市場上出售,牟取暴利。特朗普表示,他將大幅提高印度向美國繳納的關稅。
「懂王」的怒火,也標誌著美印之間的緊張關繫再度升級。
印度硬剛特朗普?
針對這一番指責,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賈伊斯瓦爾當地時間8月4日晚發聲明回應稱,上述指責顯失公允,印度將如所有主要經濟體一樣,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利益與經濟安全。
聲明強調,印度轉向購買俄羅斯石油實屬被動選擇。俄烏衝突爆發後,傳統供應源被轉往歐洲,而美國當時為穩定全球能源市場曾明確支持印度此舉。印度進口旨在保障國民獲得可負擔的能源,屬於全球市場波動下的必要舉措。
據悉,俄烏衝突爆發前,俄油僅佔印度進口總量的2.5%,約為10萬桶/日;2023年增加到了180多萬桶/日,佔總進口量的39%。國際能源署(IEA)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已有70%的俄原油流向印度。
有專家指出,印俄雙方所簽為長期石油合同,要在一夕之間停止採購,絕非易事。此外,在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對印俄能源貿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今特朗普突然翻臉,著實超出預期。
目前,印度政府仍表示,願意繼續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不過,分析人士預計印度不會做出太多讓步。據兩名印度匿名高官透露,儘管特朗普威脅要懲罰印度,但印度將繼續購買俄羅斯原油。
惠譽在印度的分支機構印度評級的首席經濟學家德文德拉·潘特表示,印度的下一步行動取決於任何潛在處罰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就像特朗普在為美國做他自己的成本效益分析一樣,每個政府都會做自己的分析。」
中立國瑞士慌了?
相比印度,瑞士則顯得有些慌亂。當地時間週一,瑞士政府表示,瑞士準備在與美國政府的貿易談判中提出「更具吸引力的提議」。
一直以來,瑞士將美國視為其藥品、手表、機械和巧克力的最大出口市場。瑞士行業協會警告稱,特朗普的高額關稅將令數萬個工作崗位面臨風險。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經濟學家漢斯·格施巴赫指出,關稅將對瑞士出口導向型經濟產生巨大衝擊,長期出口中斷可能使瑞士GDP萎縮超1%,存在陷入衰退的風險。
瑞士政府正竭力避免最壞的狀況出現。該國商務部長Guy Parmelin表示,政府對修改提議持開放態度,可能考慮的選項包括瑞士購買美國液化天然氣,或瑞士企業在美國進一步投資。
有媒體指出,在特朗普掀起的貿易戰里,顯然沒有「中立國」之說。特朗普關心的:只有你的拳頭夠不夠硬,或者願不願意讓步更多。
週一,瑞士克朗兌美元也是當天表現最差的主要貨幣,野村證券表示,關稅還可能導致瑞士央行在9月份提前降息。
一片質疑聲中,橋水基金達里奧聲援特朗普
由於不滿非農就業數據,特朗普下令解僱勞工統計局局長,這一舉措掀起美國的輿論風暴,多方批評特朗普此舉有損經濟部門的公信力。
然而,就在一片質疑聲中,華爾街大佬、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基金的創始人達里奧公開聲援特朗普。
當地時間週一,達里奧表示,他支持特朗普撤換勞工統計局局長的決定,因為他認為「數據質量不佳」,但也呼籲特朗普公開說明解職原因,以打消外界對經濟數據政治化的疑慮。
達里奧表示,就業數據估算方法「過時且容易出錯」,並以上週五公佈的就業數據大幅修正為例,稱修正後結果更接近民間估算,顯示現行統計方法確實有問題。他呼籲政府「大幅改革」經濟數據的統計與評估方式,以更準確反映經濟現況。
然而,也有不少分析師認為,就業數據合乎情理,且反映出美國經濟的疲軟迹象。越來越多的迹象表明,隨著今年下半年的到來,美國家庭開始感受到壓力。
管理咨詢公司帕特侬-安永首席經濟學家Gregory Daco認為,政策的不確定性、關稅帶來的通脹壓力上升,以及更嚴格的移民限製,正開始更明顯地拖累經濟活動,這削減了消費者支出,促使了企業採取更多的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