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財訊 | 期權市場上存在極多的道聽傳說、以訛傳訛、人云亦云,一知半解,例如在港股的股票期權市場,香港交易所訂立的價內1.5% long 的期權到期自動行使規則,我最少聽過4種說法,但全都是錯的,很多人以爲自己懂期權,其實只懂3成不到。
我經常被問及些期權問題而回答時,有些還要爭辯:不對阿,我聽到的應該是… 後來我都懶得再回答,乾脆用一種回答方式回應:你自己試一試就知道,面對爭辯的只能這樣。
期權常識何其多
股票期權涉及很多市場知識,有short put 的被提早接貨的,有short call 的被提早call貨,spread 被行使了一邊;主動行使,放棄行使,美式歐式,週期權,到期日選擇,及槓桿大小等等,的確是一言難盡,要自己親身經歷過,參與過,或最少喫虧過一次,以後纔會記得,不然學過也沒用。
期權的基本四式其實已經夠大部分人的交易取態 ,看對方向及時機,懂分注,懂得止損,懂得降低槓桿選擇月份,其實已經夠贏,其他誇式期權策略盡是花拳繡腿。
有些人連二線股的交易,都要用Bull call spread或Credit spread 來交易,進場時處於價外(OTM)成交還活躍一些,如果股價漲或跌至價內(ITM), 成交即稀疏而難以平倉,甚至其中一邊被提早行使,遇到問題纔到處打聽應該如何處理,其實美式期權,根本不應該以spread 來交易近月份。
有人一直迷戀spread 交易,以爲複雜就是厲害,發生一邊行權價被行權,或證券行催促,甚至強平時,纔在抱怨。
其實各種spread 倉不是不能使用,而是最適合歐式期權,即指數期權;至於美式期權或股票期權,真的要使用的話,一定要選擇遠月份,並在接近到期時平倉。
【作者簡介】Option Jack:
國際市場資深全職交易員,32 年市場實務期貨期權交易經驗。
前投資機構交易員、前投資機構資深分析顧問。
前理財週刊期權專欄主筆、經濟一週 期權專欄作者。
在多個著名財經媒體包括 Now 財經臺、新城財經臺、策略王直播嘉賓。
有暢銷著作:《盤房爆炒30年》及《哪有一天不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