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港A兩市「三桶油」股價集體下挫!
截至收盤,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大跌5.87%,領跌板塊;中國石油股份(00857.HK)跌3.26%,中國海洋石油(00883.HK)跌1.37%。
在A股市場,中國石化(600028.SH)同樣遭遇重創,跌幅為5.32%;中國石油(601857.SH)跌4.06%,中國海油(600938.SH)亦隨之下行。
消息面,7月31日,中國石化發佈業績盈警。
公告顯示,中國石化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01億至216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下跌39.5%至43.7%。
單季度看,中國石化業績持續惡化。據悉,第一季度,其歸母淨利潤為132.64億元,同比下滑27.6%。經此計算,第二季度,預計歸母淨利潤68億至83億元,同比下降52.1%至60.7%,環比下降37.2%至48.5%。
關於業績變動的原因,中國石化解釋稱,主要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石油石化市場競爭激烈、化工市場毛利低迷等因素影響,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受全球關稅衝突壓製原油需求、OPEC+快速增產的影響,25Q2油價快速下跌,成品油需求持續下行,化工景氣度復蘇不及預期。該行下調公司25-27年盈利預測,預計歸母淨利潤分别為453億元(下調15.4%)、555億元(下調3.1%)、662億元(下調7.6%)。
中石化利潤承壓,或也預示著其他同類石油股在今年上半年業績可能承壓。或受此悲觀預期影響,市場情緒低迷,今日石油概念股跌勢明顯。
展望後市,市場普遍認為,今年4月以來,傳統原油市場的主導方OPEC+為奪回市場份額,而不斷加碼增產,同時市場需求前景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全球原油市場供需結構大概率還將走向過剩。
7月5日,OPEC+的8個主要成員國舉行線上會議,達成8月增產54.8萬桶/日的協議,這一增幅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41.1萬桶/日。
此外,據透露,OPEC+還將於本週末(8月3日視頻會議)敲定新一輪大幅增產計劃,批準9月再增產54.8萬桶/日。
有觀點稱,若這一增產計劃得以實施,意味著全球原油供應會進一步擴大,將加劇供應過剩的風險,可能對油價造成壓力。
國元期貨研報指出,夏季消費旺季來臨,OPEC+擴大市場份額,增產預期加強,全球石油市場在短期内進入到供需雙強的狀態。但是美國關稅政策抑製全球經濟的預期也會在中期内凸顯,原油在旺季過後將走向確定性過剩,原油中期偏空格局不變,OPEC+增產將在消費旺季過後逐漸體現在顯性庫存積累上,原油在中期可能重回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