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消費疲軟+庫存承壓,四大運動品牌二季度集體降速

財華社2025年7月16日 07:45

2025年二季度剛收官,港股四大運動品牌——安踏(02020.HK)、李寧(02331.HK)、361度(01361.HK)以及特步(01368.HK)的成績單已陸續揭曉。

儘管政策暖風頻吹(如「以舊換新」),但體育用品行業卻遭遇「逆風局」:消費需求疲軟+庫存承壓+行業價格戰,讓國產運動品牌的增長引擎集體「降檔」。

集體減速

相較於一季度,四大運動品牌今年二季度的運營成績單有所弱化。

受消費情緒低迷以及庫存壓力不減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此前兩個季度保持較高增長的安踏、特步和361度,在今年二季度亦放慢了腳步。

根據公告,於今年二季度,安踏品牌零售額同比錄得低單位數正增長,FILA品牌則錄得中單位數正增長,該兩個品牌相較於今年一季度均為高單位數正增長的表現,增速已有所放緩。而主要以戶外元素為主的其他品牌,同樣增幅收窄,二季度零售額錄得50-55%的正增長。

不論是安踏品牌,還是FILA品牌或其他品牌,安踏在大環境中的抗壓能力於行業中屬一流,此次短期波動調整並不影響其股價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截至發稿,安踏股價領漲四大體育用品股,漲幅為2.56%;其他三大企業股價小幅上漲。

特步和361度不斷培育新品牌,同時通過「農村包圍城市」路線,近幾年成長性亦表現不賴。特步主品牌也增長放緩,二季度零售額錄得低單位數同比增長,但索康尼表現優異,同比增幅超過20%。

今年二季度,361度主品牌和童裝品牌零售額均錄得約10%的正增長,增速較今年一季度有所下降。電商平台零售額則保持較高增長,同比增長約20%。

仍深陷增長困境中的「國潮」先行者——李寧,在今年二季度保持低位增長,低於一些投行預期。李寧銷售點的零售流水按年錄得低單位數增長,其中線下渠道錄得低單位數下降,依靠電商業務中單位數增長才能抵消線下渠道的不利影響。

交銀國際在研報中引用李寧管理層的話表示,二季度的復蘇趨勢環比一季度走弱,略低於公司此前預期;此外,7月以來公司的流水和折扣仍然承壓。

大環境承壓

今年上半年,體育用品行業消費環境充滿挑戰,尤其二季度行業壓力加大。

海通國際研報顯示,根據專家關於西南地區運動品牌線下店鋪樣本數據,二季度店鋪客流量較為穩定,但成交率和客單價同比下滑,主因消費疲軟,消費者購買意願和非剛性服裝購買頻率走弱。

另外,野村上月發佈研報表示,根據該行近期調查,5-6月主要國内外運動服飾品牌的銷售動能有所放緩。

統計局披露的數據也反映出這一點。於今年6月,國内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總額為1275億元,同比增速僅為1.9%,相較於5月同比增速4%以及上半年同比增速3.1%,出現了明顯的降速。

對於體育用品市場需求何時回暖的問題,野村預計,主要運動服飾公司銷售勢頭疲軟的局面將持續至2025年第2季至第3季,主要原因是低線城市及其服裝細分市場銷售勢頭疲軟,且競爭加劇。

在本土市場,運動品牌的競爭正邁入「白熱化」階段。今年上半年,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加大促銷力度,迫使國内品牌維持激進折扣策略。李寧近日表示,今年二季度公司全渠道折扣同比低單位數加深。

行業促銷力度的加劇,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毛利率帶來壓力。建銀國際在研報中表示,預計2025年下半年國内體育用品企業零售折扣率同比上升但環比趨穩。

當下,傳統運動賽道越來越「卷」不動,品牌們紛紛轉戰戶外領域——露營、滑雪、騎行等小眾場景突然成了香饽饽。戶外裝備通常定價較高,毛利率遠高於普通運動服飾,這是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的一個好途徑。

例如,安踏旗下的始祖鳥、迪桑特,李寧自主研發戶外科技產品,以及特步的索康尼及邁樂等等,它們在高端戶外佈局方面頗具成效,成為企業的新增長曲線。

總結

在消費疲軟、庫存承壓的雙重夾擊下,2025年上半年的體育用品行業,仿佛一場「逆風馬拉松」。安踏、李寧、特步、361度四大港股運動巨頭,儘管各懷絕技,卻都在二季度集體降速。促銷戰火愈燒愈旺,毛利率被折扣「按頭」,傳統賽道愈發内卷。

但危機中也藏著生機,小眾戶外場景成了新藍海,高端戶外佈局初見成效。這場「中場戰事」已進入「地獄模式」,清庫存與押注新賽道,兩手都要抓。

審核Huanyao Fang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Tradingkey

相關文章

Tradingkey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