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季度剛收官,港股四大運動品牌——安踏(02020.HK)、李寧(02331.HK)、361度(01361.HK)以及特步(01368.HK)的成績單已陸續揭曉。
儘管政策暖風頻吹(如「以舊換新」),但體育用品行業卻遭遇「逆風局」:消費需求疲軟+庫存承壓+行業價格戰,讓國產運動品牌的增長引擎集體「降檔」。
集體減速
相較於一季度,四大運動品牌今年二季度的運營成績單有所弱化。
受消費情緒低迷以及庫存壓力不減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此前兩個季度保持較高增長的安踏、特步和361度,在今年二季度亦放慢了腳步。
根據公告,於今年二季度,安踏品牌零售額同比錄得低單位數正增長,FILA品牌則錄得中單位數正增長,該兩個品牌相較於今年一季度均為高單位數正增長的表現,增速已有所放緩。而主要以戶外元素為主的其他品牌,同樣增幅收窄,二季度零售額錄得50-55%的正增長。
不論是安踏品牌,還是FILA品牌或其他品牌,安踏在大環境中的抗壓能力於行業中屬一流,此次短期波動調整並不影響其股價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截至發稿,安踏股價領漲四大體育用品股,漲幅為2.56%;其他三大企業股價小幅上漲。
特步和361度不斷培育新品牌,同時通過「農村包圍城市」路線,近幾年成長性亦表現不賴。特步主品牌也增長放緩,二季度零售額錄得低單位數同比增長,但索康尼表現優異,同比增幅超過20%。
今年二季度,361度主品牌和童裝品牌零售額均錄得約10%的正增長,增速較今年一季度有所下降。電商平台零售額則保持較高增長,同比增長約20%。
仍深陷增長困境中的「國潮」先行者——李寧,在今年二季度保持低位增長,低於一些投行預期。李寧銷售點的零售流水按年錄得低單位數增長,其中線下渠道錄得低單位數下降,依靠電商業務中單位數增長才能抵消線下渠道的不利影響。
交銀國際在研報中引用李寧管理層的話表示,二季度的復蘇趨勢環比一季度走弱,略低於公司此前預期;此外,7月以來公司的流水和折扣仍然承壓。
大環境承壓
今年上半年,體育用品行業消費環境充滿挑戰,尤其二季度行業壓力加大。
海通國際研報顯示,根據專家關於西南地區運動品牌線下店鋪樣本數據,二季度店鋪客流量較為穩定,但成交率和客單價同比下滑,主因消費疲軟,消費者購買意願和非剛性服裝購買頻率走弱。
另外,野村上月發佈研報表示,根據該行近期調查,5-6月主要國内外運動服飾品牌的銷售動能有所放緩。
統計局披露的數據也反映出這一點。於今年6月,國内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總額為1275億元,同比增速僅為1.9%,相較於5月同比增速4%以及上半年同比增速3.1%,出現了明顯的降速。
對於體育用品市場需求何時回暖的問題,野村預計,主要運動服飾公司銷售勢頭疲軟的局面將持續至2025年第2季至第3季,主要原因是低線城市及其服裝細分市場銷售勢頭疲軟,且競爭加劇。
在本土市場,運動品牌的競爭正邁入「白熱化」階段。今年上半年,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加大促銷力度,迫使國内品牌維持激進折扣策略。李寧近日表示,今年二季度公司全渠道折扣同比低單位數加深。
行業促銷力度的加劇,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毛利率帶來壓力。建銀國際在研報中表示,預計2025年下半年國内體育用品企業零售折扣率同比上升但環比趨穩。
當下,傳統運動賽道越來越「卷」不動,品牌們紛紛轉戰戶外領域——露營、滑雪、騎行等小眾場景突然成了香饽饽。戶外裝備通常定價較高,毛利率遠高於普通運動服飾,這是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的一個好途徑。
例如,安踏旗下的始祖鳥、迪桑特,李寧自主研發戶外科技產品,以及特步的索康尼及邁樂等等,它們在高端戶外佈局方面頗具成效,成為企業的新增長曲線。
總結
在消費疲軟、庫存承壓的雙重夾擊下,2025年上半年的體育用品行業,仿佛一場「逆風馬拉松」。安踏、李寧、特步、361度四大港股運動巨頭,儘管各懷絕技,卻都在二季度集體降速。促銷戰火愈燒愈旺,毛利率被折扣「按頭」,傳統賽道愈發内卷。
但危機中也藏著生機,小眾戶外場景成了新藍海,高端戶外佈局初見成效。這場「中場戰事」已進入「地獄模式」,清庫存與押注新賽道,兩手都要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