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根據美國銀行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國太陽能市場持續的供應過剩,加上全球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為美國太陽能公司創造新的優勢。
美銀分析師強調了與AECEA董事Frank Haugwitz專家通話的見解,指出「中國掌控著約80%的關鍵太陽能製造步驟和幾乎所有的晶圓生產。」
儘管美國、印度和土耳其等地區努力實現製造本地化,美銀表示這些地區面臨「嚴峻挑戰:中國以外的專業知識差距、設備創新較慢,以及顯著更高的資本支出成本。」
供應過剩問題據稱正在加劇。美銀指出,「2024年至今價格下跌明顯:多晶矽(-39%)、晶圓(-50%)、電池(-30%)、N/P型組件(-29%)、HJT組件(-57%)」,中國的組件價格徘徊在「約0.08 USD/W,並可能在年中降至約0.07 USD/W。」
同時,「行業範圍內的負淨利潤可能至少持續到2027年」,迫使許多中國企業繼續燒錢。
與此同時,政策驅動的不確定性據報導正阻礙太陽能供應鏈多元化的努力。
「不斷升級的反傾銷/反補貼風險和潛在的IRA修改正導致新投資謹慎,」美銀警告,並補充說「外國實體所有權或控制(FEOC)限制和更廣泛的關稅威脅加劇了非中國製造業的早期挑戰。」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全球太陽能需求繼續增長。美銀表示,「2023年全球太陽能安裝量達到600GW,同比增長約30%」,但歐洲以外地區的增長更為顯著,主要由印度、美國、巴西和巴基斯坦引領。
展望未來,美銀認為First Solar (NASDAQ:FSLR)可能是主要受益者。「持續的中國供應過剩、不斷增加的貿易逆風,以及非中國製造業面臨的巨大障礙,都強化了我們的信念,即FSLR的市場定位比普遍認為的更為持久,」該公司寫道。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