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台北4月30日 - 儘管台灣內部“疑美論”升高,但台灣軍事學者周三表示,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核心,仍是美國全球戰略布局的重要環節,因可防堵中國勢力擴充至太平洋。
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馬振坤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台灣對美國有三大戰略地位,第一是軍事地緣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台灣位在第一島鏈正中央,對美國的影響至關重大。
“1949年後台灣的存在是確保中國沒有辦法成為太平洋國家。如果不是這樣,中美競爭的態勢和格局是完全不同的,中國遠程兵力發展可以提早一個世代!”他說。
他表示,台灣上方可控宮谷海峽,下方可控巴士海峽,第一島鏈水深足夠,“(台灣)對美國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至於第二和第三項台灣對美國重要的價值,是半導體供應鏈和民主價值。馬振坤說,雖然美國總統川普並不太在意民主同盟的價值,但台灣喊出“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將半導體供應鏈和民主價值供應鏈巧妙的結合。
賴清德曾對美喊話,“我們願意和美國等民主夥伴共同致力於打造更具韌性、多元化的半導體供應鏈,並運用尖端半導體的優勢,建立AI晶片產業鏈全球聯盟。”
賴清德總統表態將提高台灣的軍事支出至3%,但美國高層官員大幅加碼,要求台灣的軍事支出應升高至GDP的10%。
馬振坤認為,美國評估台灣是否有決心自我防衛不只在軍費支出的佔比,過去一年台灣有許多動作加強全民防衛、及軍事實力的動作,尤其是拉長義務役的服役期間,都在展示自我防衛的決心。
“沒辦法加到10%,不代表沒有決心。”他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