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倫敦4月29日 - 特朗普政府推出讓前人難以想象的經濟政策,令全球投資者感到惶恐不安,也讓美元遭遇到1989年以來最糟糕的開年表現。但有一項提議中的轉變則會造成更大衝擊,那就是:美國退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全球性的貿易壁壘、聯盟關係破裂以及對美聯儲和其他聯邦機構的猛烈抨擊,讓本就有許多人認為被高估的美元和美國資產遭受沉重打擊。美元指數.DXY今年迄今已下跌8.4%,加劇了美股大跌給全球基金造成的虧損。納入美元貶值因素後,標普500指數.SPX的6%跌幅,給無對沖歐元投資者造成的損失達到15%;而他們以美元計算的美國公債投資GOVT.K原本僅是小虧,但計入匯率影響後的損失也會放大至將近10%。
圖:美元創下35年來最差開年表現
其他姑且不論,籠罩在華盛頓的不確定性已經嚴重削弱了美國公債和美元作為全球避風港的吸引力。
但美國退出IMF對美元的影響將遠不止信心受損或令投資猶豫不決。這是因為,該舉措無疑將重創海外持有的美元儲備。這一想法源自備受爭議的“2025計劃”,即保守派為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列出的願望清單。
上周在IMF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上,美國財長貝森特僅要求改革這些多邊機構,而未提出美國退群,讓許多觀察人士都鬆了一口氣。
但美國傳統基金會在去年美國大選前編寫的“2025計劃”中的“領導授權”文件,卻直言不諱地指出了其對於美國應如何處理與所謂“昂貴的中間人”之間關係的看法。“財政部在這些國際機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該推動改革和出台新政策。然而,美國應該退出世界銀行和IMF,並終止對二者的財政貢獻。”
特朗普在1月就職後則更進一步,發布了一項關於“所有國際政府間組織”會員資格的行政令,啟動為期180天的審查,並“就美國是否應退出任何此類組織、公約或條約提供建議”。審查期將於7月結束。
圖:美元和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
**“烏龍球”**
當前美國對於退出IMF的猶豫不決,可能是因為它涉及大規模金融脫鉤,而這恐將會對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及其在公開市場的價值產生不利影響。
美國前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Ted Truman上周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專欄文章,詳細闡述了美國退出IMF的巨大金融衝擊。他表示,這將是一個“重大的烏龍球”,會“大幅削弱”美元的全球地位。
他認為,如果美國不再是IMF成員國,那麼該機構將不再使用美元,從而引發一個問題:“哪個國家會願意持有由已經放棄國際金融責任的國家發行、無法在IMF交易中使用的貨幣計價的資產?”
IMF的記賬單位--特別提款權(SDR)--由五種主要貨幣組成。目前美元的權重最大,為43%,其後依次為歐元(29%)、人民幣(12%)、日圓(8%)和英鎊(7%)。美國退出將導致其他主要成員國的份額和投票權進行重新分配,人民幣和歐元在SDR中的權重將大幅提高,從而擴大這些貨幣的國際影響。由此,過去10年來美元儲備持有量緩慢減少的趨勢可能會急劇加快。
“退出IMF將意味著美國作為世界其他國家主要儲備貨幣提供者地位的終結,”Truman寫道。
這對匯率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
儘管美元大幅貶值可能正中許多政府顧問下懷(他們認為這是讓美國商品重獲全球競爭力的另一種手段),但一個大問題是,就像提高進口關稅一樣,(退出IMF)是否值得以美國金融體系大亂為代價。
雖然IMF成員國資格問題或許會被擱置,但只要這種可能依然存在,就仍將是美元承受的另一個巨大壓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