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4月27日 - 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周六表示,1-3月中國進口汽車9.5萬輛,同比降39%,這是近年“少見”的1-3月巨大下滑,進口車持續萎縮壓力較大;其中3月進口車3.9萬輛,下滑27%,下滑稍有改善。
他當晚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發表的文章並指出,中國自美國進口車近幾年快速下滑,1-3月進口美國車輛降到8,870輛,同比下降66%,而且3月份仍在持續下滑。
“隨著國際關係的不斷複雜,還是要未雨綢繆建立更多的複雜的進口模式,維持進口車合理規模,保障國際供給鏈的安全。”他稱。
據其介紹,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不斷強大,電動化轉型改變了市場需求結構,燃油車需求持續萎縮,進口燃油車需求也出現明顯下降。中國自美國進口車近幾年快速下滑,從2017年28萬輛的進口規模,到2024年下降至10.9萬輛,下滑幅度較大。
整體汽車進口方面,在2014年進口車達到143萬輛峰值後下行,2016-2017年進口增速稍有企穩改善,2018年以來至今持續下滑。2023年進口規模銳減,全年進口僅有80萬輛,同比下降10%;2024年進口規模持續銳減,全年進口僅有70萬輛,同比下降12%。
崔東樹並提到,今年汽車進口結構中的乘用車占到98%的絕對主力地位,其中1-3月進口轎車4萬輛、占比43%;進口四驅SUV(運動型多用途汽車)2.7萬輛、占比29%;而新能源車的未列名機動車進口0.1萬輛、占比1%。
中國乘用車的進口國別仍以日本、德國、斯洛伐克、美國為核心,近期斯洛伐克進口增長較大,美國進口壓力加大。
中美關稅戰已經從“閃電戰”進入“拉鋸戰”。儘管美國政府近日接連釋放緩和貿易戰信號,但中國方面稱中美之間目前未進行任何經貿談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