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風險壓倒 CPI 降溫利好,美國股債匯三殺,美股反彈僅是週三一日遊!
三大指數再度齊收跌,標普盤中刷新日低時跌超 6%,接近 7% 的第一級熔斷點,尾盤跌幅收窄至 3.46%。
特斯拉跌超 7%,領跌 “科技七姐妹”;Meta Platforms 跌 6.74%,英偉達跌 5.91%,亞馬遜跌 5.24%,蘋果跌 4.24%,谷歌 A 跌 3.71%,微軟跌 2.34%。
芯片股方面,AMD 收跌 8.41%,臺積電 ADR 跌 4.8%。
中概股方面,理想漲超 5%,小鵬汽車漲超 3%,拼多多跌超 6%。
當地時間週四,在內閣會議上,特朗普稱不排除延長 90 天關稅暫停期的可能性,並表示他尚未看到週二的市場拋售。
特朗普提到,可能會出現一些 “過渡問題”。報道稱,特朗普知道他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導致經濟衰退,但他對經濟蕭條的擔憂促使他決定暫停徵收關稅 90 天。
美歐暫緩關稅交鋒,進入 90 天談判窗口。在美方推遲對歐盟商品加徵關稅後,歐盟也宣佈將反制關稅延後 90 天。雖暫不扣扳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反制方案已備妥,談判若無果將立即出手。
美國 3 月 CPI 同比上漲 2.4%,爲 7 個月來最低水平,略低於預期的 2.5%,較前值 2.8% 明顯下降;環比-0.1%,爲 2024 年 6 月以來首次爲負,同時爲 2020 年 5 月以來最低水平,預期爲上漲 0.1%。
3 月核心 CPI 同比上漲 2.8%,漲幅爲連續第二個月回落,創 2021 年 3 月以來最低記錄,低於預期的 3%,前值爲 3.1%;核心 CPI 環比 0.1%,創 2024 年 6 月以來新低,不及 0.3% 的市場預期。
據環球網,在英偉達向特朗普政府承諾對美國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進行新投資後,白宮改變了限制英偉達向中國出口 H20 的計劃,並暫停進一步限制這種芯片出口。
美銀指出,儘管美國具備 iPhone 最終組裝的勞動力基礎,但蘋果與數百家供應商的緊密協作,大部分零部件仍需全球採買,完全轉移生產線回美需要耗時很多年。即便只遷回最終組裝,成本也因美國高昂勞動力成本而上漲 25%,若疊加對等關稅,成本或暴漲 91%。除非關稅長期化明確,否則蘋果大規模回遷生產線的可能性不高。
蘋果通過包機方式將約 150 萬部 iPhone(約 600 噸)緊急運往美國。若不及時避稅,基礎款 iPhone 16 售價恐暴漲逾 40%,對消費者衝擊巨大。
谷歌重磅發佈第七代 TPU Ironwood,專爲推理設計,性能較從初代飆升 3600 倍,可與英偉達 B200 一較高下。不僅如此,谷歌還帶來了 Veo 2 等多款模型全新升級,就連 “谷歌版” MCP 協議也公佈了。
電子產品製造商已在美國倉庫囤積商品,引發 AI 服務器和智能手機需求激增。臺積電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速創 2022 年以來最快。有觀點認爲,投資者將關注全年銷售目標和資本計劃的潛在下調,這反映了在美國 4 月 9 日實施新關稅後,全球芯片需求前景較爲疲軟的不確定性。
亞馬遜 CEO 表示,公司今年資本支出預計達 1000 億美元,絕大部分投向 AI 相關項目,並強調公司自研 AI 芯片具備價格優勢,未來 AI 成本將持續下降。亞馬遜必須繼續像世界上最大的初創公司一樣運營。受特朗普新關稅政策影響,賣家利潤空間有限,成本壓力最終可能轉嫁至消費者,已觀察到部分消費者開始囤貨,但不確定該趨勢是否持續。
特朗普的減稅和提高債務上限計劃進入國會批准 “快車道”,後續有望出臺一些政策方案,包括未來十年內減稅高達 5.3 萬億美元、將債務上限提高 5 萬億美元,換取政府減支 4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