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熱點透視》貿易戰衝擊出口之際,中國面臨刺激內需攻堅戰

路透社2025年4月8日 06:32

- 中國出口將因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而受創,無論美國是否如周一威脅的那樣對華再加徵50%關稅。如今北京面臨的難題在於:要消化部分過剩產能,中國消費者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支持。


圖:美國是中國的主要出口市場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對美年出口額達5,250億美元,其製造業產出約占全球的30%。但2023年中國消費僅占全球的13%。儘管中國當局多次承諾推動經濟轉型、擺脫投資主導的增長模式,但這種結構性失衡狀態依然持續存在。

現在,中國對美方貿易攻勢的戰略應對可能帶來一些壓力:為了強化自身“全球貿易捍衛者”形象,中國可能迅速降低對非美經濟體的貿易壁壘。此舉將傳遞一種訊息,即中國無意向世界傾銷更多的補貼產品,如鋼鐵、電池和光伏等。這還可能深化與歐盟的貿易關係,並推動國內產業進一步升級。

出口約占中國GDP的20%,出口遇阻將加劇國內經濟壓力。中國政府一直在為應對這一挑戰做準備,並在最近的政策會議中強調需提振需求。


當前形勢要求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瑞銀分析師預計,中國可能需要將支出增加2,700億美元或相當於GDP的1.5%,才能實現2025年經濟增長4%,低於官方5%的目標。但財政空間已然受限。評級機構惠譽上周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因擔心到2026年中國政府顯性債務與GDP之比可能從去年的60.9%升至74.2%。


中國還有其他應對之策:中國14年來首次承諾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人民日報周一在頭版社論中暗示,央行可能通過降息來刺激需求。


當然,要讓保守的儲戶轉變為積極的消費者並非易事,尤其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仍在探底之際。但相比之下,美國想要重振製造業強國地位面臨的挑戰恐怕只多不少。(完)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