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美國銀行今日將標普500年底目標下調至5600,理由是關稅壓力、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以及金融環境收緊。儘管如此,策略師Savita Subramanian指出,即使在波動性加劇的情況下,歷史仍然有利於做好股票的長期持有者。
Subramanian警告稱,近期美國對中國的關稅以及中國和加拿大的報復措施,可能對標普500營業收入造成10-15%的直接打擊。來自潛在歐盟反制措施的額外風險也正在逼近。
該銀行現在假設2025年EPS增長持平,追蹤至250 USD,並預計第一季度財報將提供更明確的方向。
「最好的日子往往在最糟糕的日子之後,」她寫道,指出自1930年代以來,每十年中10個最佳交易日之前的時期平均下跌超過10%。
錯過這10個最佳交易日將使累計回報率降至67%,相比之下,那些持續投資的人的回報率約為24,000%。「避免股票損失的最佳方法是時間。」
儘管進行了悲觀的重新評估,美銀認為該指數的潛在結果範圍很廣——介於4000至7000之間——這取決於盈利、利率和政策發展的軌跡。
Subramanian警告稱,傳統的政策支持現在可能受到限制。與過去私營部門過度槓桿化的下行不同,「槓桿風險已轉移至政府」,降低了大規模財政回應的可能性。
「刺激白騎士情景的可能性較低,」她表示,並補充說1970年代式的滯脹平均導致12%的EPS衰退,而沒有系統性崩潰。
在這些交叉影響下,美銀偏好股票而非債券,價值股而非成長股。「如果滯脹是敵人,那麼受通脹幫助、EPS穩定且有股息的公司更具吸引力,」該報告稱。
美銀認為債券在滯脹期間歷來表現不佳,引用1970年代持有美國10年期國債在實際價值上損失50%的例子。
該銀行還警告了被低估的風險,將當前環境與金融危機前的Alt-A抵押貸款風險相比較——曾被視為小細節,但最終具有系統性影響。貿易風險的全球性質可能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放大風險。
不過,美銀指出企業的適應能力。「低估標普500公司管理利潤率風險的能力是危險的,」該報告總結道,引用自動化、採購轉移和資產負債表靈活性作為潛在緩衝。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