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即時新聞香港4月7日 - 本周的首個人民幣中間價揭示了中國對其與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貿易關係的短期想法,但中國政府的長期戰略考慮也很快成為焦點。
路透周一測算的中國央行人民幣中間價比上周四節前水平低1.8%nP8T3MF019。這本來可以抵消特朗普的關稅戰對中國出口造成的部分預期損害,但中國央行卻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定在7.198元,或僅貶值0.1%。
這一舉措背後有其邏輯:在沒有緊急原因的情況下,決策者不會允許人民幣大幅波動。中國政府宣布對從美國進口的所有商品徵收 34% 的報復性關稅,以回應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同等程度的關稅,這可能會讓人感到意外,但美國的關稅要到 4 月 9 日才生效,而中國的報復性關稅要到4月10日才生效。這就為雙方談判留出了一些時間。
圖:特朗普上任迄今中國人民幣中間價大致持穩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認為,中國可能會讓人民幣兌美元走強,"以換取一些貿易救濟"。這不太可能,因為中國官員認為上一份此類貨幣升值協議--1985 年的《廣場協議》--是導致日本幾十年經濟萎靡不振的關鍵因素。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因為中國希望人民幣匯率在長期內既穩定又堅挺,以作為其全球金融雄心的基礎。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自特朗普入主白宮以來,儘管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已增加了 20 個百分點,但人民幣兌美元今年迄今為止只下跌了 0.2%。然而,一旦加徵關稅,預計人民幣將逐步、有節制地走低,以試圖避免任何貶值失控和資本大量外流的風險。
中國政府還希望限制人民幣兌其它貨幣的下跌,因為它正尋求與亞洲鄰國談判,以便在後關稅時代建立一個有效的貿易夥伴網絡。
人民幣兌美元緩慢貶值的底線可能會比目前的水平低13%,即不到8.2765元,此為 2005 年中國匯改前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水平。中國央行無法完全阻止人民幣貶值,但或許可以減緩貶值速度,從而為中國政府爭取時間考慮各種選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