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4月7日 - 花旗分析師發布報告稱,中國對美國報復性關稅的成本或可控,對通脹的影響也可能是溫和的。全國人大期間規劃的政策料將加快落實,降準應該很快會出台,財政政策落地步伐可能會加快。
該行並指出,中國加碼政策支持以抵消關稅衝擊的確定性可能更高,現在關鍵問題是時機和規模,重點在於擴大內需,最早可從4月政治局會議中看到信號。
展望未來,該投行認為,以牙還牙情境下,美國還可能在對中國最惠國待遇、港口停靠費等方面下手,但在禁止性關稅之外的任何措施,都不會帶來實質性增量衝擊。只不過對等報復不利於雙方談判或潛在的第二階段協議。
花旗將美國對中國當前關稅水平描述為對中美貿易“幾乎是禁止性的”。
“我們認為(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對整體通脹的影響有限,”花旗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余向榮稱。
他指出,鑒於食品在中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籃子中的權重約為30%,一些農產品(如大豆)的價格可能會有所上漲。然而,全球關稅爭端不利於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這些因素可能會相互抵消,因此對通脹的影響有限。
此外,儘管美國是大豆等農產品和油氣等能源產品的重要供應國,但中國一直在提高國內生產能力,也可能向其他供應商尋求多元化。花旗特別指出,中國目前從美國的採購實際上也可能是實現第一階段協議的努力的一部分。
至於集成電路、半導體製造設備、飛機等高端製造業產品,花旗指出,與美國的出口管制相比,中國的進口關稅可能根本不足為慮,英偉達NVDA.O的H20芯片料很快被禁售中國。
報告指出,中國對美國對等關稅的“對等”反制要比此前兩輪反制更具實質性、速度也更快,目前尚不明確的是人民幣匯率將如何調整。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風暴,中國一改此前“克制”應對姿態,于清明節假期首日“禮尚往來”地對全範圍美國產品加徵34%關稅,並推出對部分稀土出口管制等一系列組合拳。特朗普周日表示,除非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得到解決,否則他不會達成協議。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CNY=PBOC周一報7.198元,較上日的7.1889元跌91點,創2024年12月3日以來新低,但與路透預測偏離水平擴至近1,200點;在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之際,監管加碼維穩措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