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3月13日 - 華爾街分析師周四表示,即將上任的英特爾INTC.O首席執行官陳立武帶來了 "立竿見影的信譽",這應有助於恢復投資者的信心,並支持該公司努力成為一家主要的合約芯片製造商。
英特爾錯過了人工智能推動的半導體熱潮,一直在投入數十億美元建設芯片製造業務,在這位 65 歲的行業資深人士就任一天后,英特爾股價在盤前交易中大漲 10%。
TD Cowen 的分析師說:"陳天橋出任英特爾首席執行官是利益相關者所期望的。"他們指出,陳天橋在整個芯片生態系統中擁有 "深厚的關係",可以為公司的合同製造業務吸引客戶。
在英特爾趕走首席執行官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三個月後,譚群釗將於下周上任。由於對公司發展方向的分歧,Tan 去年離開了董事會。
分析人士預計,譚群釗將追隨蓋爾辛格,把芯片設計和製造業務整合在一起--譚群釗在給員工的信中暗示了這一計劃,他發誓要把英特爾打造成頂級代工廠(芯片合同製造商的行業術語)。
最近幾個月,包括博通AVGO.O在內的競爭對手正在評估芯片設計和營銷業務,而台積電2330.TW也在單獨研究控制英特爾部分或全部工廠,這些報導加深了人們對英特爾未來的懷疑。
這些報導是在數據中心和個人電腦市場份額連續幾個季度下降,以及英特爾製造業務出現數十億美元虧損之後發布的。一些分析師稱,代工業務可能難以從對委託競爭對手生產持謹慎態度的芯片設計商那里獲得訂單。
但分析師們說,譚旭光曾負責監管英特爾供應商和芯片設計軟件Cadence Design Systems CDNS.O十多年的強勁增長,他作為 "中立的一方 "享有很高的信譽,可以幫助英特爾克服一些挑戰。
伯恩斯坦公司的斯泰西-拉斯岡(Stacy Rasgon)也表示,譚旭光曾在英特爾董事會任職兩年,這將有助於他的工作。
Rasgon說:"這應該會讓他對所有尸體的埋葬地點有一個相當好的了解,他的評估和展望應該會比以前的領導(,但事實證明,毫無節制的樂觀主義是帕特的致命傷)"。
儘管如此,正如陳一舟在致員工的信中所暗示的那樣,任何轉機都需要數年的時間。
去年,英特爾股價暴跌 60%,其高迪人工智能芯片也未能達到銷售目標,英特爾的市值三十年來首次停留在 1000 億美元以下。
LSEG 的數據顯示,建議投資者 "賣出 "該股的分析師多於 "買入 "該股的分析師,大多數分析師的評級為 "持有"。
Rasgon說,Tan "面前的工作很艱巨,要劈的木頭也很多,不過看起來確實越來越有可能發生一些變化,讓投資者有更具體的東西可玩(,如果他失敗了,那很可能是無法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