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中國(01918.HK)近日收到中國信達在香港提出的清盤呈請,内容關於其間接全資子公司作為借款人及融創中國作為擔保人未向呈請人作為貸款人償還貸款,涉及本金總額3,000萬美元及應計利息,按當前匯率計算,這筆貸款的本金或約2億元人民幣。
簡單來說,子公司欠款,融創中國作為擔保人需要負責,於是債權人要求融創清盤,一來或為了催促其償付,二來或為了資產保全。
這筆擔保金額對於融創中國龐大的債務來說,不算太多,但對於捉襟見肘的融創中國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更重要的是,這或驅使其他債權人擔心自己的債權利益而發起其他的應激措施。為此,融創中國在公告中強調,不排除將進一步結合現實情況,尋求更加全面的境外債務綜合解決方案。
受清盤呈請公告影響,融創中國的股價在公告發出當日(即2025年1月10日)下挫25.71%,至1.30港元。今日股價出現了反彈,截至發稿,現漲9.23%,報1.42港元。
這並非融創中國的第一次被要求清盤,2022年9月,融創中國也收到其他呈請人的清盤呈請,涉及融創中國未償還其持有的優先票據,涉及本金2,200萬美元和應計利息;其後於2023年6月13日,呈請被撤銷,而針對融創中國的清盤程序被終止。在此期間,融創中國積極推進境外債務重組。
2024年6月30日,融創的附息債務合計達2,774.25億元(期初為2,778.34億元),其中應於一年内償付的附息債務達到1,934.94億元,較期初增加122.94億元,但是其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53.89億元(期初為70.56億元)。
財華社翻查上交所的公告發現,中信建投的臨時受託管理事務報告顯示,2024年11月,融創新增到期未償付借款本金32.36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截至2024年11月30日,融創的到期未償付借款本金約1,155億元,其中存在逾期金額超過千萬元的有息債務情況如下:
不過,可以看出融創中國在保交樓的同時,正努力地通過與債權人協商處理債務,於去年11月中,融創初步提交了境内整體債務重組方案,包括現金要約收購,折讓價購回債權;以股票或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以股化債)、以資抵債以及債務展期。在年末,融創還出讓了冬季正是大熱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務求以實質行動爭取債權人的諒解。
其他同行
除了融創中國,世茂集團(00813.HK)近日也被呈請人在香港提出清盤呈請,涉及世茂集團與招銀國際財務有限公司相關跨境貸款所提供的擔保,未償還金額約2.58億元人民幣。受此影響,世茂集團的股價現跌4.65%,暫報0.82港元。
碧桂園(02007.HK)近日也宣佈了重組提案的關鍵條款以及與七家知名銀行組成的協調委員會達成共識,以落實其境外債務重組。若落實,重組提案將使碧桂園實現大幅去槓桿化,目標是減少債務最多116億美元,相當於850億元人民幣,並包括將到期時間延長至最多11.5年以及降低融資成本,目標是將加權平均借貸成本從重組前的每年約6%降至重組後的每年約2%。這將有望優化該集團的財務結構,降低借貸成本,緩解其當前的財務壓力,實現保交樓的目標,無疑是一大利好。
中指研究院表示,碧桂園境外債重組邁出重要一步。碧桂園公佈重組提案的關鍵條款,其已與由七家知名銀行(均為集團長期業務夥伴)組成的協調委員會達成共識,此提案構成進一步談判和具體文件的框架,旨在成功落實集團的境外債務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