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焦點》美國市場遇阻,中國企業押注歐洲加速自動駕駛技術擴張

路透社2025年10月7日 04:01

- 由於在美國市場受阻,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正在加速進軍歐洲市場,設立總部、達成數據協議並進行道路測試,這引起了當地企業對競爭問題的擔憂。

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一半以上的在售汽車(包括許多入門級車型)現在都提供自動駕駛技術,有時還是標準配置。

中國政府正在推動本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主導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同時制定國家法規,為國內提供清晰的路線圖。

這種擴張已經開始。路透採訪了十幾家公司的高管,他們描述了中國企業如何將歐洲作為全球擴張的灘頭陣地,這與電動汽車的擴張如出一轍。

輕舟智航在上個月的慕尼黑車展上宣布了在德國設立新總部的計劃,該公司首席技術官李東(音譯)說:"與美國相比,歐洲的環境更加開放,我們正將全球未來的重點放在歐洲。"

他說,"美國市場存在障礙,"他指的是自動駕駛系統收集數據引發美國對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

這些公司表示,歐洲的監管環境更為開放,儘管駕駛輔助系統目前僅限於少數豪華車型,而且開發者對拼湊式監管頗有微詞。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周五呼籲在歐洲範圍內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並承認自動駕駛汽車在美國和中國已經成為現實。

她說:"歐洲也應如此。"

**中國企業瞄準歐洲尋求發展**

輕舟智航是一家位於北京的提供駕駛輔助系統的初創公司,目前正與中國和歐洲的汽車製造商合作,預計兩年內在歐洲銷售其技術。

中國 26 個城市的公交車採用了輕舟智航的L4自動駕駛技術,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長時間行駛。

元戎啟行是另一家專注于向汽車製造商提供L4駕駛輔助技術的中國公司,該公司計劃在與歐洲和中國汽車製造商達成協議後,在歐洲建立一個數據中心。

中國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企業Momenta為豐田和通用汽車GM.N等汽車製造商提供系統,該公司已與優步UBER.N合作 ,明年開始在德國測試L4技術。

**歐洲初創企業希望公平競爭**

研究公司 AlixPartners 的汽車行業顧問Yvette Zhang表示,包括 文遠知行、百度和小馬智行在內的其他中國領先自動駕駛企業也在歐洲擴張。

與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一樣,它們也看到了在中國這個過度擁擠的市場之外創造更高利潤的機會。

"投資者期待增長,"她說。"他們正在尋找其他市場來實現增長。"

一些歐洲競爭對手希望獲得補貼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英國初創公司Fusion Processing計劃明年進行L4無人駕駛巴士測試,該公司首席執行官Jim Hutchinson以國家安全和競爭問題為由,主張進行更嚴格的監督。

Hutchinson表示:"如果我們想擁有這項技術,就需要更高水平的監管和一些干預措施,以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在歐洲仍然價格不菲,而在中國,汽車製造商們正以低廉的價格,甚至免費提供這些系統,以期在價格戰中脫穎而出。

根據研究公司 Canalys 的數據,今年在中國銷售的約 1500 萬輛汽車(超過 60%)將採用L2駕駛輔助技術。

咨詢公司中國汽車洞察的創始人涂樂說,在美國拜登政府禁止中國車聯網技術之後,歐洲政府被認為對中國汽車和技術更加寬容。

"歐洲是他們唯一可以進入的市場,"他說。"他們必須採取行動。"

歐洲自動駕駛技術公司Wayve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Kendall主張建立一個法規簡化的開放市場。他告訴路透,中國的競爭將加速這個新興行業的發展。

在9月的慕尼黑車展上,包括Momenta、輕舟智航、地平線機器人 9660.HK和元戎啟行在內的中國自動駕駛公司首次與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一起亮相,兜售他們的低價系統。

歐洲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正在測試自己的系統,但大多數歐洲國家不允許公開部署超出基礎的L2系統。

歐盟執委會正致力於協調監管,測試並最終部署更複雜的系統。目前,此類測試僅限於英國和德國等少數市場。(完)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