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wn Kopecki/Charlie Conchie/Kane Wu
路透社倫敦/紐約/香港9月30日 - 對於全球交易商來說,第三季度是近代歷史上最好的一個季度,也是最糟糕的一個季度。
根據Dealogic的數據,在截至9月30日的三個月里,第三季度全球併購交易額達到驚人的1.26萬億美元 (link),同比增長40%,成為有史以來交易額第二高的第三季度。但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僅簽署了 8,912 宗交易,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6%,是 20 年來交易量最差的一個季度。
對於交易商來說,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 (link),他們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後,曾豪言2025年將是一個輝煌的一年 (link)。但是,特朗普在解放日發動的懲罰性關稅 (link), (link),以及對大科技公司的持續反壟斷 (link),導致第二季度市場大幅波動,促使許多企業在貿易談判期間推遲併購和首次公開募股計劃。
被壓抑的公司需求加上股市的新高,在最近幾個月掀起了大宗交易和首次公開募股的熱潮,挽救了該行業原本奄奄一息的一年。數據顯示,簽署的交易越來越少,但第三季度的平均規模已從去年同期的 8550 萬美元飆升至 1.414 億美元。
"第二季度本來是相當令人興奮的,但解放日 (link) 就在一開始發生了。Evercore美國投資銀行聯席主管納文-納塔拉杰(Naveen Nataraj)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可以理解的是,人們稍稍放鬆了腳步,試圖理解其中的含義。"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確信,關稅格局將在一個人們能夠駕馭的地方落地。
4月份,幾家規模龐大、聲勢浩大的首次公開募股被撤下,其中包括票務分銷商StubHubSTUB.N8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 (link),以及金融科技公司KlarnaKLAR.N13.7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 (link),幫助本月早些時候的首次公開募股市場復甦。今年迄今為止,全球仍有約987家公司通過首次公開募股籌集了約1150億美元的資金,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24%和9%。
在歐洲,一些首次公開募股(IPO)又開始進行了。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股票資本市場全球聯席主管馬丁-索尼克羅夫特(Martin Thorneycroft)說:"自去年9月以來,我們看到的IPO發行相對低迷,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高質量的大市值公司上市,但現在我們開始看到了這一點。
中國在美國的退市威脅
亞洲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和 ,尤其是在香港證券交易所(Hong Stock Exchange)上市的中國公司紫金國際(Zijin Gold International 2259.HK)周二首次公開募股(IPO) (link),募集資金32億美元。Dealogic數據顯示,由於共和黨威脅要將中國股票 (link),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公司在香港共融資230億美元,是2024年同期融資額的三倍多。 (link)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亞洲(不含日本)股票資本市場主管James Wang表示:"投資者對中國 (link) 風險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再加上全球長線基金分散投資美國,推動更多資金進入香港上市。
交易商們表示,雖然IPO渠道強勁,但由於美國國會和特朗普政府在聯邦預算談判中陷入僵局,美國政府最快將於周三面臨關門的可能,因此新股上市可能會遇到一個障礙。由於負責審批新上市企業的聯邦監管機構面臨休假,這將導致IPO陷入僵局。
"摩根大通美洲股票資本市場聯席主管大衛-鮑爾(David Bauer)表示:"IPO積壓仍然強勁,我們預計年底前將有源源不斷的 IPO 上市。摩根大通美洲股票資本市場聯席主管大衛-鮑爾(David Bauer)表示:"今年迄今為止,投資者已經在IPO中賺到了錢,然而,隨著市場環境變得更加動盪,對股票進行適當定價將非常重要。"
CRYPTO AND AI BOOM
穩定幣發行商Figure FIGR.O在9月10日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中籌集了7.875億美元 (link),超額認購併擴大了規模。
在併購和首次公開募股中,無論是軟件公司、基礎設施還是芯片公司,幾乎所有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公司都炙手可熱。像英偉達(Nvidia)NVDA.O以1000億美元投資OpenAI這樣轟轟烈烈的私人交易並沒有進入Dealogic的排行榜,但也有很多其他交易進入了排行榜,比如以色列軟件公司CyberArk Software在7月份以245億美元收購了 (link),後者利用人工智能 (link),提供網絡和雲安全服務。
"Mayer Brown公司專門從事併購業務的合夥人卡米拉-巴拿馬(Camila Panama)說:"幾乎所有的客戶,不管是什麼行業的客戶,都在併購戰略中考慮人工智能。"她說:"第四季度的併購渠道非常暢通,因此我們預計本季度的交易將非常活躍,尤其是在金融服務業、保險業以及日本境內/境外交易方面。
在併購中追求規模化
跨境交易也在捲土重來,增長了 44%,達到 9,310 億美元,這是自 2021 年以來此類併購的最大增幅,也是自 2021 年以來未見的高峰。
交易商表示,企業正在追求規模。他們補充說,5 億美元以下的小型交易如今已無法打動股東。
數據顯示,今年到目前為止,超過 100 億美元的交易數量達到了創紀錄的 49 筆,比去年前九個月增長了 75%。本周一,電子遊戲生產商電子藝界(Electronic Arts)以 550 億美元的槓桿收購 (link),成為本季度最新的大型交易,但這還不是最大的交易。根據 Dealogic 的數據,聯合太平洋公司(Union Pacific)7 月份宣布以 881.8 億美元收購諾福克南方公司(Norfolk Southern)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