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根據花旗分析師的觀點,美國和中國之間升級的關稅是兩國的"雙輸局面",使得緩和局勢成為即將到來的貿易討論前的"共同動機"。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據報導將於本週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被視為北京經濟和貿易事務的主要代表——會面,引發了世界兩大經濟體可能緩解關稅驅動的爭端的希望。
但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花旗分析師表示,他們認為衝突緩解的道路"非常狹窄"。解決最近升級的針鋒相對的關稅爭端以及與中國在美國非法藥物芬太尼流通中所扮演角色相關的徵稅問題將會"容易",該券商認為。
分析師表示,更困難的可能是取消特朗普所謂對中國的"互惠"34%關稅,這是他在4月初白宮活動上宣布的。
"從宏觀角度來看,未來6-12個月內總關稅率可能仍然保持在禁止性高位,"他們寫道。"然而,隨著更多豁免,貿易可能會流動——特別是在對價格不太敏感的板塊。"
貝森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期待"富有成效的談判,我們致力於重新平衡國際經濟體系,以更好地服務於美國的利益"。貝森特已成為特朗普政府的主要貿易談判代表之一。
路透社引述中國聲明報導,中國已同意本週末在瑞士與貝森特和美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會面。雖然北京表示計劃與美國"重新接觸",但警告如果特朗普官員試圖"利用談判作為繼續脅迫和勒索的掩護",中國"絕不會同意"達成協議。
中國被排除在特朗普最近對一系列國家推遲實施懲罰性"互惠"關稅之外,目前面臨至少145%的全面美國徵稅。
北京已對美國進口商品實施了125%的報復性關稅,成為特朗普關稅議程的中心目標,總統認為中國是"貿易上的’首席剝削者’"。中國以同樣激烈的言論回應,加劇了與華盛頓的緊張關係。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