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100天以貿易、移民和政府重組方面的全面行政行動為標誌,他將這些舉措描述為解決國家挑戰所必需的「藥方」。隨著焦點轉向接下來的100天,特朗普能否在政治僵局和預算障礙中推出包括減稅在內的重大財政方案,以維持經濟增長?
「雖然過去一個月關於關稅的無休止新聞主導了討論,但我們認為財政政策將是未來100天最大的國內焦點,」Capital Economics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議程可謂激進,總統在首100天內發布了超過140項行政命令——是前任喬·拜登的三倍多。
「特朗普迅速...利用他獲得的政治資本,在上任第一天就發布了近100項行政命令,現在總數已超過140項,」Capital Economics指出,稱這種依賴行政權力的做法在「現代歷史上很不尋常」。
雖然總統使用行政權力使他能夠在貿易和移民方面實現激進變革,但下一階段預計將重點轉向財政政策。
「我們預計不確定性將進一步緩解,因為特朗普將接受大多數國家的微小讓步,以便將對等關稅保持在10%的最低水平,」報告稱。
然而,通往重大財政方案的政治路線圖遠非明確。雖然國會兩院都通過了廣泛的預算綱要,但「真正的艱難工作才剛剛開始,共和黨領導層正試圖在希望大幅削減強制性支出的赤字鷹派和不希望這樣做的溫和派之間找到共識。」
一個關鍵的爭議點是共和黨能否團結起來延長原有的特朗普減稅政策,並為藍領工人提供新的稅收優惠。
雖然每年額外4000億 USD的關稅收入不能正式納入預算調節,但報告表示,「這應該足以說服鷹派人士,當原有的特朗普減稅政策延長並輔以針對藍領工人的額外減稅時,赤字不會增加。」
如果未能達成協議,市場可能會對債務上限感到緊張,如果到今年夏末債務上限未被提高,可能會達到危機點。
同時在貿易方面,4月2日「解放日」關稅的初始衝擊比預期更嚴厲,迫使特朗普部分轉向,暫停了對大多數國家的對等關稅。然而,Capital Economics表示,進一步的貿易不確定性預計將會減弱。
然而,「對中國進口商品不可持續的100%以上有效關稅」仍然是一個爆發點,不過Capital Economics預計「很快會達成某種形式的協議,將關稅稅率降至更可控的水平。」
雖然特朗普迅速減少非法移民的努力遇到了法律障礙,限制了驅逐出境的速度,但預計總統將在第二個100天內逐步增加驅逐出境的數量。
「我們預計逐步增加驅逐出境的同時,將出台新的合法移民限制措施,可能包括限制國際學生數量,」Capital Economics表示。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