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中國需要美國嗎?

Investing.com2025年5月3日 10:30

Investing.com — 唐納德·特朗普最新對中國的關稅升級——將稅率提高至高達145%——旨在逼迫北京就範。但到目前為止,這一策略似乎適得其反,引發了一個問題:中國是否真如特朗普所想的那樣需要美國。

「特朗普團隊假設關稅衝擊會讓習近平緊急致電白宮達成協議。然而,華盛頓並未接到任何電話,」Yardeni Research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相反,北京致電東京、首爾和其他亞洲首都,加速了特朗普第一任期開始的貿易多元化努力。

Yardeni Research的特約編輯William Pesek認為,中國已經減少了對美國消費者的依賴,反而押注脫鉤帶來的痛苦對美國更大。

「特朗普2.0最大的誤判可能是低估了中國的秘密武器:一個越來越不依賴美國消費者來實現5%年度實際GDP增長目標的經濟體,」他寫道。

截至2024年底,中國僅有14.7%的出口流向美國,低於2018年的19.2%。

中國抵禦經濟壓力的能力也源於其政治結構。中國「吃苦」的概念給予習近平美國領導人所沒有的優勢。

與西方政治家不同,習近平不必面對選舉或可信的民意調查。這種在嚴格的COVID-19封鎖期間磨練出的艱苦忍耐力,現在被引導為將中國描繪成美國侵略的受害者。

面對關稅,北京保留了重要的政策工具。中國人民銀行可以降息、推出某種形式的量化寬鬆政策,或直接向家庭提供流動性。

北京還尚未部署其全面刺激「大招」,可能包括一個數萬億元的方案來穩定房地產市場並提振消費需求。

對中國而言,貿易多元化已經開始見效。到2024年,東盟集團已超越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根據洛伊研究所的數據,中國已成為6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約為美國的兩倍。同時,華盛頓對中國製造商品的依賴仍然很高——即使是通過越南等國家轉運。

「特朗普陣營正在艱難地認識到,中國有深厚的策略儲備可以用來熬過這場貿易摩擦,」Yardeni的報告指出。問題可能不再是中國是否需要美國——而是美國是否能承受測試中國對美國的需求有多少。

「我們的觀點很簡單,特朗普相信他可以用進口稅這種缺乏創意的手段讓中國經濟脫軌,這將面臨現實的嚴峻考驗,」該公司總結道。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