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自從特朗普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對等關稅計劃震驚市場以來,人們一直在質疑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否真的想要談判貿易協議並保持美國作為自由貿易堡壘的地位,還是他想長期保持關稅並將美國變成一個關稅國家。
白宮發出的信息一直不連貫。
一方面,自4月9日宣布對除中國外所有國家暫停90天實施對等關稅以來,總統和政府官員一直表示貿易夥伴渴望達成協議,美國正在與70多個國家進行談判。另一方面,特朗普也一直誇耀美國從關稅收入中獲利,並討論為部分人減少聯邦所得稅,甚至可能完全取代所得稅。
總統和政府其他官員最近的言論完美地說明了這種情況。
例如,今天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表示,美國與「許多貿易夥伴的談判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他說與亞洲貿易夥伴的談判進展非常順利,特別提到了韓國、印度和日本。貝森特表示,美國正在與其17個主要貿易夥伴進行討論,以應對90天暫停期的到期。
貝森特的評論是在總統表示年收入低於200,000美元的人可能會「大幅減稅,甚至可能完全免稅」一旦關稅相關減稅生效後幾小時發表的。他補充說,將負責徵收關稅的外部稅務局「正在形成」。在過去幾個月中,特朗普多次指出,美國在19世紀末期因關稅而資金充裕時處於最強盛的時期。「從1870年到1913年,我們最富有,」特朗普說。「那時我們是一個關稅國家。」
那麼,究竟是貿易協議和自由貿易,還是關稅和減稅?
白宮內部以及特朗普耳邊對關稅持極端對立觀點的情況正逐漸明朗。
彼得·納瓦羅是一方的強硬派關稅支持者。同時,貝森特和可能還有霍華德·魯特尼克是另一方的自由貿易支持者。正如《華爾街日報》最近報導的那樣,在納瓦羅不在的情況下,貝森特和魯特尼克懇請特朗普暫停對等關稅,因為債券市場開始動搖。據報導,貝森特和魯特尼克站在特朗普身後,看著他在4月9日在Truth社交媒體上發布暫停關稅的帖子。特朗普後來告訴《時代》雜誌,這是他的主意,而不是他們的。
美國政府可以依靠關稅收入生存的論點似乎是牽強的。例如,在2024年,美國聯邦收入的約50%來自個人所得稅。雖然由於新關稅,4月份關稅收入以創紀錄的金額流入財政部,但這些收入甚至可能不足以支付《減稅與就業法案》的延期,更不用說其他任何事情了。
渣打銀行策略師史蒂文·英格蘭德最近強調,美國在4月的前16個工作日(截至4月22日)徵收了創紀錄的150億美元關稅。雖然比2024年增加了130%,但他表示關稅收入的增加在整年內可能僅佔GDP的不到0.4%,這不足以抵消計劃中的《減稅與就業法案》延期的財政成本。此外,雖然關稅提高了政府收入,但也可能引發通貨膨脹。
如果新的關稅收入不足以支付特朗普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的延期,那麼為年收入低於200,000美元的人減少聯邦所得稅似乎是自殺行為。
那麼為什麼關於關稅的信息如此混亂?
一種理論正在形成,即特朗普關稅推出的交叉信息和混亂性質可能都是精心執行的博弈論的一部分。至少貝森特希望美國公眾相信這一點。
「嗯,在博弈論中,這被稱為戰略不確定性,」貝森特在週末接受ABC新聞《本週》節目採訪時表示。「所以,你不會告訴談判對方你最終會達到什麼位置。沒有人比特朗普總統更善於創造這種槓桿。他展示了高關稅,這是棍子。這是關稅可能達到的水平。而胡蘿蔔是,來找我們,取消你們的關稅,取消你們的非關稅貿易壁壘。」
如果特朗普政府中支持自由貿易的派系獲勝,這可能會使美國處於最佳談判位置,以平衡貿易競爭環境。然而,如果支持關稅的一方占上風,任何貿易談判可能只是口頭服務,美國可能會走向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一個不確定且不可預測的方向。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