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專欄》“美國優先”議程恐使美元失去獨霸地位

路透社2025年8月1日 03:37

- 歐洲和亞洲可以利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戰略為自己謀利,最終推動三個區域貨幣集團的發展,從而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並重塑全球市場。

今年以來,特別是自特朗普4月2日宣布加徵關稅以來,美元一直在苦苦掙扎。儘管在美國-歐盟貿易協議宣布後,美元匯率在周一跳升約1%,本周周線漲幅可望名列今年以來前茅,但這一短期走勢沒有改變可能削弱美元地位的長期趨勢。

圖:10國集團(G10)貨幣兌美元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的漲跌幅

圖:日圓以外亞洲貨幣兌美元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的漲跌幅

**反其道而行**

未來的經濟主導地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獲得負擔得起的高效能源,為人工智能(AI)技術提供動力。可以說,在主導未來產業的競爭中,美國正在反其道而行。

從美國政府最近取消許多清潔能源補貼的舉措中可以看出,美國正在從可再生能源領域撤退。總統似乎在打賭,美國可以依靠自己的化石燃料資源無限期地保持能源主導地位。

這最終可能導致未來電力成本缺乏競爭力,尤其是考慮到中國已經在太陽能和電動汽車等清潔能源技術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正如歷史學家Adam Tooze所言,“兩個世紀以來,西方第一次不再是未來技術的領導者,而是追隨者。”

**雙重赤字**

雖然特朗普可能尋求提高美國的自給自足能力,但美國政府的政策實際上可能會增加對外國資本的依賴。

根據跨黨派的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估計,特朗普最近通過的預算法案可能會鞏固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資本進口國的地位,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將使美國赤字增加3.4萬億美元,預算赤字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有可能在數年內維持在6%至7%。

圖: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對於大而美法案在未來十年造成的預算赤字預估

重要的是,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的數據,過去幾年,美國的經常帳赤字相當於GDP比例也一直保持在大約4%的水平,而在 2025 年第一季度,這一比例擴大到相當於GDP的6%。

圖:美國2025年第一季經常帳赤字相當於GDP比例達到6%,為2006年以來首見

通過超支和雙赤字,美國將繼續需要大量外國資本流入。但對華盛頓來說,不幸的是,如果歐洲和亞洲都想把更多的資本留在本土,那麼這些資本可能很快就會變得更加難以取得。

歐洲正在推動增加國防開支,其新目標是在未來十年內將國防支出相當於GDP比例提高至5%。雖然最近公告的歐盟/美國貿易協議顯示,該集團已同意增加對美國能源的購買,但協議的大部分內容仍懸而未決,當中提出的採購數量也很不現實。與此同時,由於中國一直專注于分散出口地,亞洲已開始擴大進行內部貿易。

**三大匯率集團**

供應鏈日益區域化的趨勢在新冠疫情期間就已開始,隨著特朗普尋求推動製造業回到美國,以及全球所有主要大國出於國家安全目的專注于確保區域原材料的取得(如稀土和其他關鍵礦產),這一趨勢似乎正在加速。

這種轉變最終可能為亞洲、歐洲和美洲的真正區域性匯率集團奠定基礎。

這一發展將對全球經濟、貨幣價值和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可以說將為全球經濟提供一個更加平衡的三極供需關係,每個供需關係都與各自的區域動態相呼應,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全球經濟主要對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美聯儲)和美國的內部動態做出反應。

圖:美元、人民幣和歐元在全球貿易金融市場中的比重

最近,歐洲決策者討論了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所說的“全球歐元”時刻,這是建立在歐洲儲蓄與投資聯盟的基礎上,旨在扶植一種最終可與美國公債競爭的歐洲避險資產,以及更具深度及流動性的歐洲資本市場,為歐洲基礎設施和創新提供資金。

當然,這種轉變不會一蹴而就。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儲備貨幣,據世界經濟論壇估計,美國公債市場的規模是歐洲的三倍多。

但是,只要有更大比例的歐洲資本留在境內,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據《紐約時報》報導,過去幾年,歐洲的經常帳盈餘平均約為4,000億美元,歐洲每年在海外投資約3,000億美元的金融資產。

在亞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最近強調,中國有意讓人民幣在多極貨幣世界中發揮更大作用。

其他官員也很快跟進,討論中國計劃如何在拓展中國人海外投資機會的同時,改善外國資本的國內市場準入。雖然中國的資本賬戶仍然是封閉的,但亞洲貨幣已經主要以人民幣而不是美元進行交易。

儘管中國面臨著與通貨緊縮作鬥爭等挑戰,但其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即促進消費和控制過剩供應,特別是在太陽能、風能和電池等可再生能源領域--最終可望有助於通過提升中國的增長狀況和企業盈利來吸引更多外國資本。

顯然,我們無法保證這些措施一定會取得成功,但政府對實現這些目標的高度重視是顯而易見的。最近,中國決定提供124億美元的育兒補貼,這表明中國已經跨過了潛在的政策“盧比孔河”(Rubicon),因為中國過去通常排拒這類直接的財政刺激措施。

在多個貨幣集團的世界里,歐洲和亞洲都可能成為潛在的贏家,因它們侵蝕美國作為世界金融強國的地位。因此,儘管許多投資者可能會迷失在短期的匯率噪音中,但關注長期信號或許才是明智之舉。(完)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Tradingkey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