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倫敦7月29日 - 自從美歐達成貿易協議以來,美元漲勢乍看似乎有點違反直覺,但此番上漲表明,美元可能正在擺脫其高昂的貿易風險溢價--無論華盛頓是否希望情勢如此發展。
周末達成的美歐協議避免了一場可能曠日持久的貿易戰,該協議將美國威脅要對歐洲商品徵收的進口關稅減半,以換取市場準入和投資承諾。該協議與上周與日本達成的類似協議類似,但美歐之間的貿易往來規模是美日的四倍。
但奇怪的是,上周二有關日本達成協議的消息推高了日圓,至少在一開始是如此。周一歐元卻沒有受到這樣的提振--歐元兌美元當天下跌逾1%。
圖:歐元/美元在美歐達成貿易協議後大跌
有些人指出,歐洲內部對於其是否過於輕易地屈服、到頭來關稅還是比年初高出約14個百分點有些不平之鳴。另一些人則關注歐洲投資和支出承諾可能被誇大的影響。
但全球範圍內美元上漲的勢頭似乎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這種影響遠遠擴及歐元以外,那就是自4月以來建立在美元身上的風險溢價可能正在消退,這種風險溢價是為了應對華盛頓看似混亂的關稅措施和可能的反應。
隨著與歐盟、日本和英國達成協議,並正在與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進行密集談判,華盛頓基本上已經緩解即將到來的8月1日貿易協議最後期限所帶來的緊張局勢。
目前已達成的協議涵蓋了美國全部貿易的60%。與中國的僵局可能會持續下去,不過中美正在斯德哥爾摩談判,現有協議可能會延長,而美國與其他地區達成貿易協議恐將壓縮北京的談判空間。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似乎成功地應對了這一切,迄今為止遭到的報復降至最低,經濟損失也有限。美國實際關稅稅率最終將在15%至20%之間。
這可能會拖累國內外經濟成長,但關稅收入正在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增加美國政府收入。任何即將出現的美國消費者通脹影響,都將使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美聯儲)在更長時間內對降息保持謹慎--但如果美元再次對利率前景更加敏感,這也可能提振美元。
圖:美國四大零售商每日銷售商品價格指數,橘線為進口商品價格指數、紅線則為國內商品價格指數
安盛集團首席經濟學家Gilles Moec 周一寫道:“從國內政治動態來看,特朗普正在贏得貿易戰。”
假設這是今年大關稅衝擊畫上句點的開端,企業和市場可能最終對未來幾個月有一定程度的確定性,並允許許多暫停的計劃和活動恢復--即使成本明顯升高。
隨著經濟衰退風險的進一步消退,美元應該會再次開始回到更正常的走勢,反映相對利率和經濟訊號,而不是特朗普在他社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的貼文。
圖:美國自2010年以來的各財年關稅收入,2025財年前九個月關稅收入已經突破之前年度的歷史高點
**風險溢價下降?**
不確定性總是很難量化,但投資者可以透過幾種方式加以掌握。Baker-Bloom-Davis模型的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中,備受關注的貿易分項指數在4月飆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此後,該分項指數已回落至1月以來的最低點,目前還不到4月高峰的四分之一。
圖:Baker-Bloom-Davis模型經濟政策不確定指數的貿易分項指數走勢
美國股市已明顯從4月的衝擊中反彈,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因衰退跡象尚未出現,且人工智能(AI)主題仍在推進。然而美國公債收益率(殖利率)仍處於高位,因國會通過會使債務增加的法案,且美聯儲立場強硬。
但衡量股市.VIX和債市.MOVE的波動率指數均已接近年內最低點。
而美元,這個全年唯一明顯的輸家,正在逐漸恢復元氣。至關重要的是,美元與大西洋兩岸間利差的正相關關係正在慢慢重新建立。
4月2日後,大西洋兩岸兩年期公債收益率利差一度擴大約40個基點,而目前利差仍較4月2日當天高出20個基點。但美元並未像往常一樣跟隨這一利差波動,反而反向下跌逾6%--這重點反映出在外國投資者憂心忡忡、對沖和資本轉移資金的背景下,風險溢價不斷上升。
圖:美元走勢再次與大西洋兩岸收益率利差掛勾
最近幾周,賣壓逐漸減少,周一美元指數飆升1%,這再次表明市場更加積極的傾向,而且這種傾向可能會在如此大的收益率利差下持續下去。
美元恢復升值是否是特朗普真正想要的則是另一個問題。
今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特朗普希望透過美元貶值來縮小美國赤字並促進出口,而特朗普周五也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說:“這聽起來不太好,但美元走弱-不是美元疲軟,而是美元走弱-比美元走強能賺到更多的錢。”
如果美元現在顯示出強勁反彈的跡象,美聯儲將繼續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要求其大幅降低利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