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週五大多數亞洲貨幣延續漲勢,因美元受美國財政赤字擔憂影響準備錄得週線下跌,同時日圓在強勁通脹數據提高日本央行再次加息可能性後走強。
美元指數在亞洲時段下跌0.3%,本週料將下跌超過1%。
美元指數期貨同樣下跌0.3%。
**日圓因強勁CPI數據提振日本央行加息預期而上漲**
日圓週五走強,美元/日圓匯率下跌0.4%。本週日圓兌美元料將上漲近1.5%。
週五公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4月日本核心消費者通脹同比加速至3.5%,超過市場預期的3.4%,創兩年多來最快增速。
更為精確的通脹指標——不包括新鮮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也從3月的2.9%小幅上升至4月的3.0%。
這一指標被日本央行密切監測,因為它提供了基礎通脹趨勢的洞察。最近通脹加速與日本春季勞資談判中獲得的大幅加薪相吻合。
針對這些發展,市場分析師越來越預期日本央行可能會在7月前考慮再次加息。
「高於預期的核心通脹支持日本央行在7月加息。預計日本央行將實施25個基點的加息,然後由於美國關稅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而停滯相當長一段時間,」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特朗普減稅法案引發財政擔憂,美元走弱**
在美國眾議院週四以微弱多數通過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全面減稅法案後,美元準備錄得週線下跌。
這項被稱為「一個美麗大法案」的立法包括大幅減稅、增加軍事和邊境執法資金,以及大幅削減綠色能源激勵措施和社會項目。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數據,該法案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將為國家債務增加約3.8萬億美元。
這緊隨穆迪最近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理由是債務水平不斷上升。
隨著美元走弱,亞洲貨幣繼續上漲趨勢,但由於持續的貿易不確定性,漲幅受到限制。
韓元兌美元匯率下跌0.5%,菲律賓比索兌美元下跌0.6%。
中國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和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均下跌0.1%。
澳元兌美元匯率上漲0.3%。
新加坡元兌美元匯率小幅下跌0.2%,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下跌0.1%。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