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5月5日 - 隨著投資者思考與美國關稅威脅有關的匯率重估,一些亞幣自上周五以來已經大漲,情勢轉變之快,令交易員措手不及,引發了誇張的走勢。
今年早些時候,有關中國有意讓人民幣貶值的猜測曾對亞幣造成壓力,但現在這種猜測已經退位,取而代之的主題是新興市場貨幣可能被引導向升值,以便迎合美國的貿易要求。
上周四以來,台幣兌美元匯率已上漲8.5%,台灣行政院周六表示,與美國就對等關稅等經貿議題結束首輪磋商nL4T3RB02T。外界臆測其中可能涉及匯率討論,但台灣央行上周四已先行表態,稱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台幣升值nL4T3RA0URnL4T3R90PJ。
眾所周知,台幣是受到嚴格管理的貨幣,而且在美國財政部的匯率觀察名單已經榜上有名。名單上的另一個貨幣--新加坡坡元也在升值,不過漲幅要小得多,自上周四迄今漲了1.4%。新加坡金管局通過貿易加權貨幣指數管理其貨幣政策,4月時,金管局降低了升值軌道,並預計經濟增長和通脹將放緩。如果坡元強勁的升勢達到金管局未公開的交易區間強邊,金管局將進行干預。
人民幣中間價也經過監管層強力過濾,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在走高。如果中國央行在勞動節假期後鬆手,那麼在中美貿易談判希望增強的情況下,美元兌人民幣可能會貶值得更快。
但中國政府不太可能讓人民幣大幅升值,因為這會對受關稅打擊的中國出口造成不利影響。美元兌離岸人民幣自上周四以來下跌了1.2%,中國大陸和香港市場周一休市,交易清淡。
市場主旋律突然轉變是基於一種觀點,即亞洲國家可能願意刺激本幣升值,在削弱出口競爭力的同時,使美國進口品更具吸引力,從而換取美國減輕苛刻的貿易關稅。巴菲特周末發出的警告也可能對美元構成了壓力。
更多匯市簡訊請點選 FXNEWS/CN
(Ewen Chew是路透的市場分析師。以上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完)